冠状动脉造影

医院全力救治终脱险


在没有任何亲属在场、未交费用的情况下,医院医务人员本着“生命至上”的抢救原则,及时开通“绿色生命通道”,为一位突发心梗病人实施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为病人赢得宝贵的救治时间,使病人脱离死亡危险。

李先生,男性,48岁,农民,遵义地区精准扶贫对象,近期在白云区打工。患者入院前几天体力活动时就出现胸痛,伴心悸、乏力、腹痛等不适感。李先生认为是小毛病没放心上,就随便找到附近小诊所输液,症状不但没有缓解反而逐渐加重,遂于12月15日下午16点15分以胸腹痛至我院急诊。李先生来院时急性痛苦面容,胸骨后持续性烧灼样疼痛,胸痛难忍,心慌气急,意识逐渐模糊,且没有家属陪伴,身无分文。急诊科立即通知医务科、心内科等相关科室协同抢救并开通绿色通道救治,在抢救担架上为病人进行了心电图、抽血及超声等医技检查,蔡鲁平院长、心内科张润华主任、医务科冷正茂主任、麻醉科帅忠祥主任先后赶到,心电图结果显示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患者是急性心肌梗塞,病情十分危急,随时都有死亡的可能。”急诊科主任曹杨说。必须立即实施冠脉造影+支架植入术。生死关头李先生家人却不在身边,医院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随时可出现猝死,医院将承担很大的风险和责任。全力以赴挽救患者生命方显医者仁心,“立即手术,分秒必争!”蔡鲁平院长果断地说。医务科和总值班立即备案,同时打电话给李先生家属沟通病情及征求手术同意。

16点32分病人直接推入介入导管室,立即行冠脉造影+支架植入术,在蔡鲁平院长的操作下,及时开通了阻塞血管恢复了心脏血流,手术十分顺利。从患者急诊入院到手术结束,我们用了仅仅40分钟时间。李先生术后神清语利,无肢体活动障碍,各项体征正常。李先生家属4医院,当她了解到整个事情的经过后,感动地留下了眼泪,不住地向医护人员表示感谢,感谢党,感谢政府惠民好政策。医务科冷正茂主任说:“当时情况紧急,分秒必争,根本没有时间犹豫,救人才是第一位的”。目前李先生正在康复恢复中,心内科护理团队为他提供了优质的护理服务,为解除李先生的后顾之忧,医保科副主任罗庆刚还及时与遵义医保部门、民政部门对接联系李先生的报销事宜……。

此次抢救只是我院医务人员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充医院医务工作者以实际行动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我们用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诠释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

蔡鲁平院长介绍,目前介入治疗已是急性心梗的首选治疗手段。所谓急诊PCI术,是指在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12小时内进行的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患者急诊在导管室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找出冠状动脉阻塞血管及其病变部位,对病变部位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及支架植入术,使闭塞的血管得以再通,梗死相关心肌得以及早的血流灌注和功能恢复。可以说,急诊PCI术为挽救急性心梗垂危的生命在最短时间内构建了一条绿色的通道,提高了危重症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医院自年开展PCI手术项目以来,心内科门诊人次已达1.4万人,住院多人,已成功救治多例心梗患者,患者中年龄最大的有80多岁。多项诊疗技术在全区实现了零的突破。我院PCI团队24小时待命,以最快的速度帮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时间”,秉承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的原则,有效提高了急性心梗病人的抢救成功率,为患者重启“生命之门”。

随着社会的发展,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年年攀升,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卒中等疾病严重危胁群众的生命健康。我院心内科专家提醒大家:要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心理状态,若出现胸闷、胸痛、出汗时,往往是心绞痛或心肌梗塞的症状,有时也可以是牙疼、上腹痛、左肩痛、颈后痛等不典型表现,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同时要注意使患者处于安静状态,不要乱动,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并保持电话通畅。切记,医院,就近到医院。

术前

术后

编辑:杨素萍签发:程时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anjiz.com/gbby/623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