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单要根据本学期、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和核心问题来设计,而不是琐碎问题的叠加。每堂课设计的问题不宜过多,要体现“少即是多”的原则。一般来说,第一课时的学习任务以基础性问题为主,可以是对生字词的正确朗读、书写,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段落层次。对于这些基础性任务,教师要搭建多种学习活动的平台,帮助学生扫除文字障碍,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例如,教师可以把生字组成的词语设计在一段话中,让学生正确朗读;概括课文内容时,可以根据课文题目来概括大意;可以出示一组关键词语,让学生连成一段话;可以列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大意;也可以梳理出文章的主要事件感受人物形象。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我设计的学习任务是: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伯父生前的哪几件事?从中可以看出伯父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阅读课文后,很快列出了伯父的五件小事:谈《水浒传》、笑谈“碰壁”、燃放花筒、帮助车夫、关心女佣,从而感悟到伯父“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格魅力。
第二课时的学习任务应当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的核心任务,学生能够对这个核心任务进行深度思考,完整地经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我反思的全过程。例如教学《南沙群岛》一课时,我设计的学习单是:1.南沙群岛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它的特点的?2.找出文中比喻句,体会比喻修辞手法的作用。3.当一回小导游,运用本单元积累的词语、修辞手法和总分表达方法介绍一处风景名胜。学生借助文中插图、地图和相关资料在自己读懂课文的过程中,去理解内容,积累词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发展语言,从而不断提高语文水平。
在学习单的设计中,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也就是说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完成学习任务,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指导一般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具体的自主学习方法,如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所需要的阅读方法、阅读速度、阅读过程中的圈点批注等;理解词语的方法,包括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找近义词等;赏析句子时,抓住关键词、抓修辞手法、抓表达方法来品读感悟。
例如,学习《恐龙》一课,我设计的问题是:第二自然段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找到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别写出了各种类型恐龙的外形特点。而《狼牙山五壮士》一课,采用了点面结合的表达方法;《穷人》一课通过环境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教师可以由扶到放引导学生掌握品读感悟文本的方法。二是协同学习的方法,也就是如何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分享,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追問、补充、完善,从而穷尽学生思维,达到深度学习的目标。三是深化学习的方法,为了防止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可能会浅尝辄止,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在理解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内化学习方法,真正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使自己的学习能力不断提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anjiz.com/gbfl/10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