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群岛

南沙柏礁陆域吹填设立城市,是我国接近赤道


在南沙群岛的柏礁设立城市,它将成为理想的航天发射场之一。

先前的

文章提到,南沙群岛中柏礁拥有广阔的礁盘,填充陆地达49平方公里(不包括环礁潟湖),可移居超过10万人,预计将建设成为南沙群岛上最大的海上都市及南海的经济核心。目前,南沙群岛最大的岛屿是美济岛,仅有6平方公里,柏礁未来的陆地面积将超过美济岛8倍多。想象一下,在南海深处拥有一座摩天大楼、鲜花繁盛的城市,周围是无尽的沙滩、海浪、阳光和椰林,这座城市堪比马尔代夫——被命名为立威市,将是多么壮观的景象。

立威市为何得此名?

因为两千年来,柏礁一直是我国南海渔民的传统捕鱼区,我国渔民不仅长期在此捕鱼,历代也有效管理这些岛礁。柏礁的南北两侧都有广阔的礁陆,退潮时沙洲露出水面。这些礁陆是我国渔船的停泊点,沙洲是渔民晾晒的场所,环礁中的潟湖水浅,是渔民主要的捕捞区。岛上有若干块高数米的礁石常年露出水面,渔民因此将此地称为立威岛(也称为海口线)。从远处看,立于水面的礁石,顶部系着红布,宛如威严之象,也警示外国船只不得靠近,表明这是我国的领土。

关于立威市的建设计划

众所周知,我国的澳门特别行政区包括一个半岛和两个小岛(通过填海已连接为一体),总面积32.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67.2万;而马尔代夫的首都马累市面积大约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14万。若在柏礁建立立威市,填陆面积可达40平方公里以上,远超澳门。考虑到柏礁位于南沙群岛的南部中心,距离祖国大陆公里,后勤保障和自给能力较为有限,计划迁移10万至30万人口较为合适。

立威市的建设应该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柏礁的北端礁陆面积较大,适宜建立市政中心和居民区。北端水深大约1-3米,可填充的陆地面积超过15平方公里,足以容纳超过10万人居住。

其次,南端的礁陆面积略小,水深在1-4米,可填充的陆地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此处可建设军民两用的飞机场、火箭发射场及物流中心,所有设施均为军民两用,常驻人口5万以上。

至于在柏礁建设火箭发射场的想法,仅为一个提议。曾有建议在黄岩岛建立火箭发射场,因为其更接近太平洋,虽然地理位置不及柏礁。

众所周知,火箭发射场越靠近赤道,发射火箭越能节约燃料,这是由于赤道处的线速度最大。这也是我国选择在海南文昌新建火箭发射场的原因。世界上最接近赤道的航天发射场是法国在南美东北部的圭亚那库鲁航天发射场,纬度仅为5.23度,从此发射比从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发射基地节省超过20%的燃料。

但我国的文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北纬19.36度,还不算特别靠近赤道。如果在柏礁南端建设航天发射场,其纬度仅为4.5度,已极接近赤道。这里的礁盘面积宽阔,四周环海,非常适合建设航天中心和发射场。

最后,柏礁中部的潟湖。可在东礁坪挖掘一到两个航道,使用我国的“天鲸号”“天鲲号”等造岛设备深挖中部潟湖,建设南北长9公里、东西宽1-2公里的优质避风港,港内可停泊大量船只。潟湖北部可建渔村和渔船中心,南部建海军基地,西部建海警中心和物流码头,实现功能分区,多功能利用。在西部的礁坪上填充10平方公里以上的陆地(移民5万以上),连接南北两端的陆地,通过贯通南北的马路,最终形成立威岛的岛屿整体。这样,超过35平方公里的立威市在南海建立起来,它将成为我国在南沙群岛上最大的海上城市。

在南沙建立立威市,将成为南沙的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这对于巩固我国南沙海防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anjiz.com/gbfl/1235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