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症状图片初期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7729084.html干货!要点!每日总裁微摘:参考、案例、管理、健康,读书。订阅点上蓝字
今日微摘:
昨天,爱康集团董事长兼CEO张黎刚在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曝出体检行业的惊天丑闻:
有些体检公司做的都是假体检,用护士假冒医生看超声,甚至有抽了血,没做检查就扔掉的,直接出结果,只因为真正得癌症的比例仅有千分之三。
爱康集团是行业的领军者,这次在公开场合发表演讲,直接地批评了行业乱象,曝光行业丑闻。
今年曝出的“疫苗事件”还让人记忆犹新,在昨天的“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爱康集团董事长兼CEO张黎再曝出体检领域丑闻——“行业里边也有真体检、假体检”!
张黎刚称,很多企业在给员工选择体检中心时,只看中价格便宜,而不注重质量。“问题是你不知道帮你们的员工做体检的超声医生到底是护士还是医生,有些同行会用护士假冒医生看超声”。
此外,他还曝出猛料,“有一些同行抽了血做都不做检查就扔了,(直接)出结果,因为真正得癌症的比例只有千分之三,如果体检中心抽的血做都不做,错误率最高是千分之三。由于误差比例发生如此之低,在我们行业里有很多不正规的做假体检的公司”。
在以前,医院的附属产业,体检热起来以后,催生出许多专业高档连锁大健康产业,也就是专门做体检的机构。
其体检产品价格合理、项目丰富、还有专业的健康点评,看上去都十分完美。
可是在这曝光后我们才明白,体检时繁多的种类项目并不是为了健康的全面着想,而只是为了多捞一份钱。
著名医学专家胡大一曾引用马克吐温的名言说:
“手里拿锤子的人,看什么都是钉子”。而把钉子砸下去,立即冒出一叠人民币,更激励着锤子更加频繁挥舞。
本文综合了胡大一教授在接受多家媒体采访时的表述,痛陈目前普遍存在的毫无用处的过度检查、过度治疗的危害。
文
胡大一
看病、检查、治疗、用药这整个就诊流程下来,我们常常能听到抱怨,“这个检查反复做了好几次”或者是“这个药又开多了”。
原因是,老百姓并不懂得医学,更不了解那些所谓先进的医疗技术、仪器设备,医生让查什么,咱就查什么,医生让吃什么,咱就吃什么.
在这个过程中若表现出半点疑虑,那你将获得四字赠言——后果自负。
这就是过度医疗!很多人每回看完病都往家抱回一堆药,根本吃不完。过度医疗、过度体检不是为了人民,而是为了人民币!
01
问诊几句,就让做CT核磁
医生给患者看病的基本流程大致分为5个步骤:
第一,详细询问病人的病史,同病人沟通,这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第二,物理诊断,具体分为“望”――看看病人有没有黄疸贫血等;“触”――触摸病人的胸腹部;“叩”――叩叩他的肺部和心脏部位;“听”――就是使用听诊器;
第三,用一些基本技术检查和诊断疾病,比如做心电图、拍胸片,这些技术通常经过多年临床运用,对诊断有价值且成本很低;
第四,让病人做无创伤性的辅助检查,比如做运动平板测试、超声心动图检查;最后,才是让患者做CT、冠状动脉造影等成本很高且有创伤的检查。
其实,对经验丰富的医生来说,通过前面四个步骤就能诊断大部分疾病,最后一步完全没必要。
但现在不少医生的诊断过程本末倒置了,问诊几句后,立刻就让病人做CT、造影、核磁。
很多医生忽视了最基本的东西,过度依赖尖端技术解决常见病,把疑病留给精密仪器。
我在一次评审高级职称的会议上,居然看到有医生很自豪地说,他最近十年都没戴过听诊器。
我不知道他是如何当心脏科医生的。而据我了解,不戴听诊器诊断,还真不是个别现象。
我还曾听某大学知名教授说:“CT和造影就像是日光灯,听诊器就像是煤油灯。我们为什么要抛弃日光灯,回到煤油灯的时代?”这话我很不赞同。
很多人觉得,CT、造影等检查是无害的,可以随便做。事实上,这些检查的成本高、创伤大,还可能给病人带来永久性伤害。
比如做一次心脏冠状动脉CT检查,放射线量相当于拍了次X线胸片,这对一些并不需要做CT检查的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女性来说,不但起不到作用,还会浪费医疗经费,更重要的是,这会给病人带来一生的癌症风险。
另外,“过度治疗”与医疗体制的趋利性有关。
医院攀比毛收入,医院买了CT机、造影机,他们就会想,这台机器必须要用,多少年内要收回成本。
科室和医生的奖金也直接和开出的药品和检查单挂钩。医院分派的“指标”,会被扣奖金。
02
一感冒发烧就输液
你觉得,多重的病才需要做手术?会有人回答心脏病、肿瘤,但如果告诉你,从小到大,你因为感冒、发烧、腹泻做了很多次“手术”,这件事你自己都不知道吧。
很多人一感冒发烧就去输液,医院里到处都是输液的人。这在美国、欧洲是绝对看不到的。
输液是侵入性操作,相当于一个小型“手术”。
输液过程中,需要刺破血管,向其中输入本不属于人体的药物.这个过程中,输液药物、设备、环境、操作的无菌程度,都会影响输液安全。
输液增大心脏负担,有心脏病的老人风险更大。因为输液需要把药物溶解在盐水或糖水中,如果一次输两袋毫升的液体,相当于短时间增加了1升的血容量。
一个体重为60千克的人,正常情况下全身血量约为4~5升,粗略估算,输液1升相当于加大了20%的循环负荷。
老人的心肺功能较差,尤其是有心衰等心脏病的老人,频繁输液的风险更大。
此外,输液的药物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微粒,如果它们堵在细小的血管中,可能聚集,引起栓塞。
当然了,在急诊抢救、急重症治疗中,输液仍是非常重要的给药方式。普通的感冒发烧,真没必要去输液,既受罪,风险也大。
03
动不动就放支架
支架滥用就是一种过度医疗。主要表现在有些患者不需要放支架的放了,只需放1个的放了两三个甚至更多。
据中国医疗外科植入专业委员会的统计,年我国心脏介入手术的数量为2万例,而到了年竟达到了40.8万例,增长20倍。
因少数医生对放置支架的适应症把握不严,确实存在一定的滥用现象。
我国心脏支架使用量连续三年每年增加6万个,老百姓的心血管病死亡率却逐年上升,放进不该放的支架,对患者来说,是终身性的、最严重的过度医疗之一。
要降低这类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关键还在于预防。
芬兰一名心脏病医生和他的团队,在与当地政府、企业的合作下,用了35年时间倡导民众改变生活方式。
比如,先倡导人们吃面包时逐渐减少涂黄油的量,接着通过立法,反对反式脂肪酸物质进入食品,最后提倡民众吃植物油。35年后,人们的期望寿命延长了十几年,冠心病患者减少了80%。
他们发现,对寿命延长贡献最大的不是心脏支架,不是更多的药物,而是发动社会各种资源,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04
晚期肿瘤患者别开刀
放疗、化疗、介入治疗等,现在肿瘤治疗的方法越来越多,从疗效评估的角度看,很多费用高昂的疗法,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
肿瘤患者求生欲望强烈,为延续生命也愿意尝试各种昂贵的诊疗手段。有数据显示:国内15%的晚期肿瘤病人在过度和不合理的治疗中加速死亡。
医院原副院长、胃肠外科带头人朱正纲就曾在不同的学术场合跟医生们说:“不要再开刀了,开一个,死一个。”
从去年起,朱正纲开始去“拦刀”。
我们对中晚期胃癌的认识已经落后了。我们现在得了肿瘤肯定首选开刀,之后,再化疗、放疗。这就像先把大山(肿瘤主体)搬掉,再用化疗、放疗等把周围的小土块清理掉。
走到今天,这种治疗观念医院。
医院里,来一个,就开(刀)一个。恐怖的是,就随访一年发现,晚期病人开刀后没多久就复发了,生存期很短。因此,不要再开刀了,开一个,死一个。而且开刀对医生来说,收入更高些!
过度医疗问题的存在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正如胡大一教授所言,过度医疗是一个永久的话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医疗界同仁一道努力。
希望在未来可期的日子里,过度医疗、过度体检的尴尬局面可以得到缓解。
更多精彩:
转基因人能吃吗?袁隆平发话了,自己看吧!
又一首富被抓,下一个是谁?
高盛警示:10大迹象预示下一场危机到来,配置现金!
吓人!亿逾期!央行数据透露凶兆!
突发:俄乌开火,特朗普宣布拒见普京!
经济衰退的祸首找到了,银行已发起歼灭战!
万条招聘广告消失背后藏着啥动向?
潘石屹:中国房地产总值已超美、欧、日之和,下一步...
突发!跨国大牛企也敖不住了,宣布大裁员!惊动高层!
政府给钱,资本跑路,韭菜接盘,1亿解困金救出20亿?
央视报了,财政部确定房产税按房屋评估价开征!
刚刚!美国又限制14类核心技术出口!真卡住脖子了!
判了!小产权房死刑,违法建筑没收转为国有资产!
数据出来了!怪不得12道金令下来要救民企
参考
安倍走了,中国人回过味来:是我们搞错了!
合作、入群、打赏联系请注明转发是最大的支持!总裁校友云平台点“阅读原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anjiz.com/gbfl/6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