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造影

关于体检祝愿我们永远健康


入学、入职、出国、结婚……由于各类原因,我们大多数人都参加过体检。但关于体检始终存在争议,比如部分体检流于形式结果不准,常规体检难以筛查早期疾病,自费体检费用偏高等。

针对上述争议,本文尝试探究以下问题:常规体检有什么作用?预防疾病需要做哪些检查?体检的费用标准应该是多少?下文内容大量整合互联网信息,如有错漏敬请勘误。

01

常规体检项目都有哪些

从医院(医院)国宾部网站,可以下载该院年1月版的体检套餐项目及价格。

以基础套餐为例,男性共23个大项,个小项,费用共.30元。女性共26个大项,个小项,费用共.86元。

基础检查项目摘要如下图所示:

在基础套餐之外,医院还提供肿瘤筛查、心血管病筛查等补充检查项目/套餐。各项检查费用也是天差地别,最便宜的糖尿病筛查仅需要14元,最贵的头颅+躯干PET-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核磁共振成像)则需要元。

常规检查

三大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和粪便常规检查。常规检查仅检查样本的成分和形态,多数情况下结果不能特定指向某种疾病,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定。

反过来说,常规检查也可以快速排查多种常见疾病,所以这类检查总是频繁出现。

生化检查

生化检查就是通过生物或化学手段进行的检查。一般指血液生化检查,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心肌酶谱分析和各种特种蛋白定量等,检查各脏器功能是否健康。

与常规检查类似,生化检查各项指标也基本没有特定指向性。例如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异常说明肝功能可能受损,但无法判断究竟是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还是脂肪肝。

影像学检查

最为人熟知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光、CT、磁共振MRI、B超、彩超,其成像原理也各不相同。

X光利用透过人体组织后的射线成像,得到一张灰度不同的平面图。CT则是通过射线连续扫描断面,从而形成立体影像。两类检查普遍应用于骨骼、胸腔的检查,CT成像较普通X光更清晰细腻,但辐射也更大。

磁共振MRI是通过反复施加磁场,使人体中所有水分子/氢原子磁场的磁力线方向一致,又突然恢复到随意排列状态,经过多次循环运算后成像。磁共振是一种没有辐射的检查,可以随意做任何角度的切层图像,在大脑和脊椎的检查中应用较多。

B超和彩超都是通过超声波成像,同样没有辐射。B超的名称源于其亮度(Brightness)模式成像原理。彩超则是在B超基础上叠加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了解血流状况。肝、肾、胰、脾等器官的B超检查几乎是体检中的必选项。

肿瘤筛查

医院给出的女性基础体检套餐筛查2类肿瘤标记物:甲胎蛋白AFP和癌胚抗原CEA。

甲胎蛋白AFP主要是肝癌的血清标志物,也可能与睾丸癌、卵巢肿瘤、胰腺癌、胃癌、肠癌、肺癌等多种肿瘤有关。癌胚抗原CEA一种广谱肿瘤标志物,与多种恶性肿瘤相关,但与是否患癌并无绝对相关性。

男性比女性需要多检查2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和游离PSA。

血清中的PSA几乎全部由前列腺上皮细胞产生,但PSA本身并无明确肿瘤特异性,前列腺炎、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均可导致总PSA水平升高。因此临床还会通过游离PSA占总体PSA的比例筛查早期前列腺癌。

注:肛门指检/直肠指检也是辅助检查早期直肠癌和前列腺癌的重要手段,但在体检中经常被忽略。

总的来说,基础体检涵盖科室广、检查内容丰富,基本可用于判断“有没有疾病”。但由于很多检查结果不具有特异性,针对性的疾病筛查还需要根据受检者的年龄、遗传基因等因素,自主补充检查内容。

02

体检应该检查哪些内容

年6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美国华盛顿大学健康测量及评价研究所在《柳叶刀》杂志上发表联合研究成果,刊登一篇名为《Mortality,morbidity,andriskfactorsinChinaanditsprovinces,-:asystematicanalysisfortheGlobalBurdenofDiseaseStudy》的文章,中文译名为《-年中国及其各省的死亡率、发病率和危险因素: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一个系统分析》。

主要死因分析(图源中国疾控中心)

研究表明,年国人主要死因排名前10位的是:脑卒中、缺血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阿尔茨海默病、肝癌、胃癌、高血压性心脏病、道路交通伤害、食道癌。下文依次列出9种疾病(道路交通伤害除外)的早期检查手段。

脑卒(cù)中

脑卒中俗称中风,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可理解为脑梗塞和脑出血)。该病不仅位居致死率排行榜第一,也是中国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

脑卒中早期筛查项包括:血液检查(血常规、血糖、血脂),颈部血管超声,心电图。疑似发病患者可通过头部CT、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方式确诊。

但对大多数人而言,一年一次甚至更低的体检频率,并不能及时预测脑卒中的发生。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方式还是多运动、控制血压和血糖、减少低密度脂蛋白。

缺血性心脏病

缺血性心脏病是中老年(男性居多)常见多发的后天性心脏病,存在心肌梗死和猝死的风险。冠心病就是最常见的一种缺血性心脏病。

缺血性心脏病是全球多数国家排名第一的死亡原因,其发病机理迄今仍未完全了解。主要致病因素包括: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紧张脑力劳动、情绪易激动、精神紧张等。

缺血性心脏病临床典型症状仅有心绞痛,且部分患者症状不明显。早期筛查项包括:X射线、心电图、血清酶学检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更是冠心病检查的“金标准”。

慢性阻塞性肺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

慢阻肺是我国目前仅次于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第三大慢性疾病。慢阻肺无法治愈,只能通过治疗控制,其带来的肺功能下降也是不可逆的,慢性咳嗽可能伴随患者终身。发病早期的咳嗽、咳痰症状接近普通感冒,后期明显呼吸困难时则已错过黄金治疗时间。

慢阻肺筛查项包括:肺功能检查和血气检查。这两项检查一般不会出现在基础体检中。但对于抽烟、长期吸入有毒颗粒、40岁以上、有慢性咳嗽咳痰、儿童时代反复有呼吸道感染或肺炎的人群,建议每年检查一次肺功能。

肺癌、肝癌、胃癌、食道癌

由于癌症已广泛为人所知,因此仅介绍早期筛查手段,最终确诊都需要经过取样活检。

肺癌的早期筛查项是:低剂量螺旋CT,比常规CT方法辐射量明显降低。

肝癌的早期筛查项是:甲胎蛋白AFP和超声检查,均已出现在第一部分体检项中。

胃癌的早期筛查项是:纤维内窥镜检查。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一次肠、胃镜检查。

食道癌的早期筛查项是:纤维内窥镜检查,也可采用钡餐造影。

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也是俗称的“老年痴呆”的一种。

阿尔茨海默病不仅表现为常见的记忆认知障碍,而且常伴随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晚期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如心率、呼吸、消化和睡眠周期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免疫功能低下,可能带来多种并发症,导致多器官衰竭和死亡。但在生活中,“老年痴呆”总是被严重忽视。

截至目前,国内依然没有统一的AD确诊和筛查标准。当前最常见的筛查手段是记忆力和认知功能的心理量表检测,并通过生物学标记、脑部CT等方式辅助判断。但这些检测手段在体检中几乎从未出现。

最新研究表明,生物学标记可能在发病前20年就已经发生改变,或许能成为将来早期预防的重要手段。

高血压性心脏病

高血压长期控制不佳可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如心肌肥厚、僵硬度增加等,就称为高血压性心脏病。该病还可能导致冠心病、心房颤动、心衰等。

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早期筛查项包括:心电图、X射线、心脏超声,最重要的预防手段是及时控制血压。

个人感受:

除慢阻肺和阿尔茨海默,以上多数疾病的早期筛查项都是基础体检常见项,但由于检查结果不具备特异性或早期症状不明显,有时也很难准确判断疾病的发生。

以癌症为例,多数早期发现的病人都是家族有患病史,对此做定期筛查尽早发现。这也说明单靠常规体检预防各类疾病是不够的,重点是健康意识的提升。

除了体检筛查,多数疾病预防还是靠老生常谈的几项:多运动、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保持好心情等。只是非知之艰,行之惟艰罢了。

03

体检需要多少钱

由于各地区、各医院收费标准不同,且多数收费无法从网络上找到。此处主要参考医院公开的体检单项价格表,列出部分检查项价格如下。

检查项

参考价格(元)

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

14

肝、肾、胰、脾单项B超检测

约50

血型检测

60

X射线拍片

约80

心输出量测定

(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

90

睡眠评估量表

乙肝病毒DNA测定

冠心病趋势性指标和

心力衰竭趋势性指标

丙肝病毒RNA定量分析

性激素六项

乳腺触诊成像系统

过敏源检测(食物组+吸入组)

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

常见食物成份IgG抗体检测

(21种)

常见食物成份IgG抗体检测

(28种)

常见食物成份IgG抗体检测

(48种)

颈椎磁共振(平扫)

.32

胸椎磁共振(平扫)

.32

腰椎磁共振(平扫)

.32

全麻电子胃肠镜

.5

PET-CT(躯干)

PET-CT(头颅+躯干)

PET-MRI(头颅+躯干)

医院主页、体检中心主页、支付宝医疗健康等途径,也可获取部分体检的综合价格,了解合理收费标准。

如已有公司安排的体检套餐,也可结合年龄、患病史、家族遗传等情况,在既有套餐基础上补充检查项。

最后,祝愿我们每个人永远健康。

这是本年度第7篇推文,欢迎点个“赞”或“在看”

谭琪凡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anjiz.com/gbfl/796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