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的濮阳城区,葱葱郁郁,满目生机。作为市区必备的休闲纳凉胜地,龙城广场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老人们在这里下棋健身听戏,小孩们儿在这里喂鸽子撒欢儿捉鱼。龙城广场原名中心广场,始建于年,年濮阳西水坡发现了距今约年的珍贵蚌塑龙形图案,被称为“中华第一龙”,濮阳市也此被称为“龙都”、“龙城”。年农历二月二,濮阳龙文化节开幕,中心广场正式更名为龙城广场。在龙城广场西门口有一处不起眼的彩钢小屋,室内面积大概也只有十几平方,这里不是保安室,也不是杂物间,但它却见证了濮阳文明城市提质升级的一段历史。看一座城市文明不文明,关键看人。作为全国文明城市,濮阳注册在案的志愿者有84万人,占全市人口的比重为21.5%。大街小巷,机关单位,到处都可以见到志愿者的身影。一个红马甲,一个小红帽,一个灿烂的微笑,濮阳志愿者的色彩早已经深入人心,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在濮阳已成为一种共识。年5月9日上午,濮阳市龙都广场新时代医院揭牌仪式在龙都广场隆重举行。这意味着濮阳市率先在全国把“健康志愿服务”搬到了广场,这个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市志愿服务联合会携手推动实施的一个志愿服务项目,一经挂牌就受到了广大市民的热烈欢迎。当代表志愿服务的“红色”碰上代表健康服务的“白色”,濮阳龙城广场的文明之花多了几种绚丽的色彩,周边的广大群众又多了一项实实在在的健康福利。小编了解到,早在年濮阳就已经有了建设一个“医院”的想法,当时濮阳市健康卫生志愿服务队的人员规模已经达到了人,里面不乏一些知名的医疗专家、主任医师、医生、护士等。当时这个服务队搞志愿服务的项目比较单一,经常就是到马路上扫扫垃圾,协助指挥指挥交通,到敬老院、孤儿院献献爱心等等。那个时候,很多人认为:让这些具有专业医疗知识的专家、主任医师去扫马路、指挥交通有点大材小用,为啥不让他们用专业知识去服务病患呢,去普及健康知识呢?说干就干,在有关部门大力配合下,年5月9日,在濮阳市健康卫生志愿服务队基础上组建的全国第一家“医院”终于开门营业了。开业当天,热闹非凡,医院的健康志愿服务人员都来到了现场。周边遛弯的大爷大妈们也围拢过来,亲身感受送到家门口的健康医疗服务。进入六月份,阳光更加耀眼,气温也明显升高。运营将近一个月,医院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医院中医科、内分泌科、妇科、烧伤美容科、慢病科、肾病科的6名专家进行轮流义诊。包括2名医务人员在内,每天至少有5名志愿者驻站服务。截至5月31日,共为群众提供健康咨询人次,体温检测人次,血压脉搏测量人次,体重身高测量人次,提供饮水、手机充电、文明指路、帮助车胎打气等其它常规志愿服务项目共计次,发放宣传资料余份,志愿服务工时小时。把医院办到广场,把专家送到身边。濮阳市创新探索的“医院模式”似乎有助于解决老百姓看病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拉近了医患距离,满足了群众期待。一位老大娘在接受采访时动情地说:医院看病排半天队,只能和专家交流5分钟,现在在广场上可以直接和专家交流半个小时,医院真的是给老百姓办了一个大好事。有关负责人告诉我们:这些肩披“红马甲”、身穿“白大褂”的志愿者们全部都是义务服务,不要任何报酬,医院的医生们都是利用自己下班的时间过来坐诊,确实很辛苦。负责人还告诉我们:医院名义上是“医院”,其实只做问诊不做治疗,倡导的理念就是“健康生活,未病先防”。专家们会告诉你健康的生活方式,简单的用药技巧和基本的保健常识,医院运营近一个月以来,咨询中医的比较多,主要服务对象还是中老年人。据说医院刚挂牌的时候就有人质疑:这只是一个噱头,坚持不了多久的。但一个月的实践证明,医院大力支持,老百姓热情拥护,这件事值得长期坚持。现场一位马姓负责人自信地说:“我们都签了军令状,这么好的事情,至少坚持三年,这是对老百姓的承诺,我们学医的从不开玩笑!”6月3日至4日,省委宣传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处处长李德全一行3人莅临濮阳,专门到龙都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市医院)进行了实地调研,他说把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与精神文明创建、志愿服务融入结合是一种创新探索,下一步要建立健全制度,形成长效机制。晚上七点,夜幕降临,广场西门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医院的“健康大讲堂”又开始了,医院的著名专家在妙趣横生的讲解冠心病的防治ppt,围观的50余名群众不时热情鼓掌,发出阵阵笑声。。。。
更多阅读:
回忆自己的父亲!濮阳这名公安写了一篇超级感人的文章!
夜摊经济,烟火濮阳,实拍濮阳市体育广场的夜摊儿……
开镰在即,濮阳政协的一组镜头展示了中原丰收之美!
河南有个地方叫濮阳,当完前浪当后浪
特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anjiz.com/gbms/5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