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近日,ESC年会公布了MASTERDAPT研究结果,该研究评价了出血高危患者在接受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DAPT)缩短治疗时间,对于出血风险的影响。
我医院的何奔教授对该研究结果进行深度解读。MASTERDAPT
研究介绍
研究背景
出血高危患者在接受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DAPT)适当持续时间尚无定论。
研究方法
MASTERDAPT研究是一项大型、多中心、随机试验。
纳入接受生物可降解聚合物西罗莫司洗脱支架置入术的出血高危患者;
在服用个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后,被随机分配至简单治疗组或标准治疗组。
三项主要研究终点为净不良临床事件(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卒中或大出血的复合终点)、主要不良心脑事件(全因死亡、心肌梗死或卒中的复合终点)和主要或临床相关的非主要出血。
在随访第天时评估终点事件发生率。
前两个终点进行非劣性分析,第三个终点进行优效性分析。
研究结果
年2月28日至年2月5日,30个国家共40个中心的名患者被随机分配到简单治疗组(名患者)或标准治疗组(名患者);
最终名患者完成了随访,简单治疗组65名患者(7.5%)和标准治疗组72名患者(7.7%)发生净不良临床事件(差异,?0.23%;95%CI,?.80-.33;非劣效性P0.00)。简单治疗组共有33名患者(6.%)和标准治疗组32名患者(5.9%)出现严重的心脏或大脑不良事件(差异,0.%;95%CI,?.29-.5;非劣效性P=0.00)。
在意向治疗人群中的名患者中,简单治疗组中48名患者(6.5%)发生严重或临床相关的非主要出血,标准治疗组中2名患者(9.4%)发生严重或临床相关的非主要出血(差异,?2.82%;95%CI,?4.40-?.24;优效性P0.00)。
图患者的随机化设计、治疗和随访
图2在天时,三个主要综合研究结果的累积发生率
结论
就净不良临床事件和主要不良心脑事件的发生而言,
一个月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不劣于三个月或以上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缩短治疗时间可以降低主要或临床相关非主要出血的发生率。
研究点评
何奔教授点评:
出血高危患者在支架植入术后DAPT治疗持续时间尚无定论。在这一人群中,缩短DAPT持续时间可以降低出血风险,然而这是否会导致缺血事件的增加尚未可知。
回顾既往研究,大多数相关研究都将出血高危患者排除在外,或是对出血高危患者进行了重新定义。这些研究结果对于临床应用于出血高位患者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早先发表在JACC杂志中的TWILIGHT研究提出,在三个月DAPT治疗后更换为替格瑞洛单药治疗可以降低出血高危人群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并不带来缺血事件风险的上升。
MASTERDAPT研究是在接受生物可降解聚合物西罗莫司洗脱支架置入术的出血高危患者中进行的。该研究同时纳入了ACS与CCS的患者,同时,并未限制病变的数量、位置或复杂性;DAPT治疗方案为阿司匹林联合一种P2Y2受体拮抗剂,而并非局限于替格瑞洛一种药物,从研究设计上而言较TWILIGHT研究更具有普适性。
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入选的是接受生物可降解聚合物西罗莫司洗脱支架置入术的患者,在我国,PCI支架置入以药物洗脱支架为主流,并可能长期如此。MASTERDAPT研究以生物可降解支架为载体得到的研究结果是否可以应用于置入药物洗脱支架的高危出血风险患者人群需要谨慎对待。
总的来说,MASTERDAPT研究作为一项大型、多中心、随机试验,为出血高危患者缩短DAPT治疗时间提供了证据支持,有助于在临床中减少出血高危人群PCI术后出血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DualAntiplateletTherapyafterPCIinPatientsatHighBleedingRisk.NEJM.Aug28.doi:0./NEJMoa.专家简介
何奔
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领军人才、国家卫生计生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国务院特殊津贴。
在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结构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等均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尤其擅长各种高难度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在经皮左心耳封堵手术预防房颤脑卒中,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和经皮二尖瓣修复手术等方面均有高深造诣。主持多项国家级重点项目,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80多篇,总影响因子多分,论文H指数35。先后荣获上海市医学科技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个奖项。
他是美国心脏学院专家会员(FACC),欧洲心脏学院专家会员(FESC),美国心脏造影与介入学会专家会员(FSCAI),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全国常委,医院学会心血管循证与精准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协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律协会左心耳封堵学组组长。曾获“上海市十佳医生”、“中国十大口碑医生”;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宝钢全国优秀教师奖等荣誉。
蒋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心内科医师医学博士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研究方向为冠状动脉功能学,研究结果获得OCC“优秀论文二等奖”。曾于《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发表综述一篇。
推荐阅读
干货
ESC心衰指南要点速览:HFrEF(上)
进展
静脉系统病变莫大意,或可导致心血管风险升高
干货
如何管好CKD患者的高血压
进展
心衰患者接受达格列净治疗,能多活几年?
ESC
马长生教授团队报告SPRINT研究房颤强化降压结果
进展
-年我国三个地区的NSTE-ACS诊断、治疗和预后的时间变化趋势
进展
冠心病秋水仙碱治疗再添力证—降低心梗后不良事件风险
进展
急诊留观区ESChs-cTnT0/小时评估方案的新标准
病例
宽QRS波心动过缓随后心动过速,需要考虑这类中毒
进展
接种新冠疫苗后,心肌炎和心包炎变多了吗?
进展
失眠莫轻视,或可增加远期心衰风险
病例
继发于肾动-静脉畸型的心力衰竭例报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anjiz.com/gbms/9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