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钟声萦绕耳边,冬日的寒风凛冽刺骨,在科教人文气息浓郁的独墅湖畔,在全国改革现行试点的自贸区里,医院,犹如一艘在星辰大海里乘风破浪的帆船,展开帆,开始了新的征程。12月30日,医院在众所期待的目光中,开始了新的旅程。
医院重点建设的一部份,医院启用后首批开设的科室,在周亚峰副院长、陈弹主任的带领下,医院的要求,开始了高质量,高要求,高起点的建设之路。心内科简介
医院住院部10楼南区,病区目前拥有63张床位,介入手术室2个,现有员工26人,包括医生11名,其中博士学位5人,硕士学历6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4人),护士15人。自启用以来,我科共收治病人约余人,病种涵盖心内科常见疾病及危重症,如心肌梗死、严重器质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等,其中一些危急重症患者住院期间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好转出院,证明了我院心内科团队完全具备诊治疑难危重症心脏病患者的能力,取得了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已收获锦旗20余面,赢得广泛好评。
介入诊疗特色介入手术开展以来,我科开展各类三四级手术台,形成以周亚峰、陈弹、张强主任为核心的团队,在高质量、高要求、高水准的要求下完成了一系列手术,其中包括江苏省首例抗核磁共振心脏起搏器(抗MRI心脏起搏器),CRT-D,ICD、常规双腔、单腔起搏器植入,绿色电生理(房颤,室上性心动过速,各类早搏消融手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先心病封堵等。
OCT指导下PCI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是一种腔内影像学新技术,是心血管医师在介入治疗过程中用于优化支架尺寸和制定手术策略的一种技术。冠状动脉造影(CAG)是评估冠状动脉解剖并指导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传统手段。然而,冠状动脉造影获得的二维管腔影像并不能直接反映血管实际大小、斑块特点、植入效果等血管壁情况。因此,需借助OCT或IVUS(血管内超声)来获得冠状动脉腔内影像,从而达到优化支架植入和减少支架相关并发症的目的。此项新技术的成功开展将为广大冠心病患者提供更精准的手术策略和治疗手段,减少因支架扩张不全导致贴壁不良而引起的血管并发症,降低支架的使用频率。绿色电生理
绿色电生理技术能够实现“低害,安全,精准,高效”的治疗效果,这种新理念和新的方法学代表着心律失常领域的技术创新。与传统的电生理导管室相比,“零X线导管室”没有大型的DSA造影机,也不使用X线成像,而是配备先进的三维电生理标测系统及腔内超声、超声机等设备。我科拥有江苏地区第一个XRay-Free绿色电生理导管室,我院电生理治疗已经进入“精准、直观、零辐射”绿色安全治疗新时代。
高血压病精准化治疗
苏州市医院为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临床转化中心,借助自贸区区域优势先行先试,创新技术助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已然成为全国创新医疗落地点。年,卫计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及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发布《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明确提出:不同个体对于药物反应差异巨大,高血压用药时应该考虑药物基因组学因素。我科采用的高血压药物相关基因检测技术,为国内首批专门针对高血压药物相关的基因检测项目,并通过独有的软件分析位点突变与否和药物代谢的关系,从而预测药物对患者的疗效,为高血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参考。
科研教学
我院心血管内科周亚峰教授团队在SCI收录期刊BIOCELL上以研究论文的形式发表了来源于circBCRC-3基因敲低间充质干细胞的外泌体促进巨噬细胞极化的最新研究成果:“ExosomesderivedfromcircBCRC-3-knockdownmesenchymalstemcellspromotedmacrophagepolarization”。周亚峰教授为通讯作者。这是心内科以苏州大学附属医院署名的第一篇SCI论著,目前以苏州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署名的SCI论著已有5篇。
周亚峰教授团队目前在读博士生10人,硕士生13人,共同致力于心血管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该团队成立以来,在心肌干细胞与外泌体修复缺血心肌、心肌病的临床诊断和预后预测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近年来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50余篇,包括在一区TOP期刊JACC:CardiovascularImaging、ObesityReviews等杂志上发表多篇有重大影响力的论文,其中在JACC:CardiovascularImaging发表的Prognosticvalueoflategadoliniumenhancementcardiacmagneticresonanceinhypertropiccardiomyopathy一文被年美国AHA/ACC肥厚型心肌病诊治指南引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获省部级及市厅级科技进步奖11项(包括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年12月获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1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青年项目5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江苏省“科教兴卫医学重点人才项目1项,江苏省“科教强卫”医学重点人才项目1项,江苏省“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二层次)1项,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1项,姑苏卫生重点人才项目1项,苏州市青年科技项目1项,江苏省卫生拔尖人才项目1项,江苏省卫生领军人才项目1项;科室通过“金鸡湖卫生人才计划”引进医院心内科葛均波院士团队进行心血管病学的临床和科研帮扶。团队建设
我科定期组织研究生及住院医师开展阶段性研究成果报告会。总结并探讨心血管病领域的最新进展及下一步研究方向,并对下个月的工作及科研计划进行汇报。强调今后我院心内科将把冠脉的缺血再灌注、心电生理等方面的研究齐同发展,加强内部资源整合,增加与生物医药、国内外科研院所的交流和合作,进一步增强团队凝聚力。
天转瞬即逝,我科乘风破浪,在激流中涌进,争做百舸争流排头兵。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anjiz.com/gbtt/7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