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造影

生命守护生命仁心书写初心


北京中科医院骗人 http://m.39.net/baidianfeng/a_5154118.html

本文转自:淄博日报

□本报记者柴晓

这是一家位于我市南部,有着70余年历医院。这是一群有着坚定理想信念的医务人:一切为了人民健康。

年3月8日,市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他们闻令而动、迅速反应、精准部署,组建省市级支援、应急、战时、后备采样队共计人,先后派出6批外援队伍共计余人。

这群人,无论是在医疗救治队还是在核酸采样队,从“零点行动”到“双敲行动”,从-3℃到35℃,同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一次次挑战体能极限,一遍遍确保精密布控,守护了一方百姓生命安全。

医院,医院人,关键时刻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以高度的政治觉悟和社会责任感,做到“防控”“接诊”两不误。他们用使命和责任医院第一力量、第一速度的新高度,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一时间第一担当

3月8日,周村区疾控中心报告2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感染者,市疾控中心核酸检测结果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3月9日上午,医院党委书记毛立亭组织召开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会,分析研判疫情防控形势,对防控环节、流调查询、防控培训等工作统一规划部署,同时做好全市核酸检测梯队及医疗救治外援准备工作。

针孔大的窟窿,也能透过斗大的风。为杜绝任何一个微小漏洞,医院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毛立亭担任组长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院领导和相关职能科室组成6个疫情防控工作作风督导组,根据任务部署统筹调配人力、物资资源,全面推进院内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到人。医院每天召开专题工作会议,根据防疫政策并结合患者需求、医院运营现状,动态调整管理措施及工作流程;要求全员参与防疫实操培训、夯实行为准则,同时强化线上服务,满足更多群众的就诊需求。

医院在疫情急、任务重的情况下,积极组建省市级支援、应急、战时、后备采样队共计人,先后派出6批外援队伍。同时全力保障市大型核酸检测基地的运行,并完成博山区的大量核酸采集、检测任务,全员动员、死守底限,坚持为人民群众提供医疗救治服务,守护一方安康。

白袍加身使命必达

3月10日早上8点,医院接上级紧急出发通知,74名第一批核酸采样支援队员迅速集结。年龄最大者51周岁,最小者25周岁,所有人员以最快速度进入迎战状态。出征仪式上院领导班子及部分职能科室负责人为队员们加油送行。

第一批核酸采样支援队第一站来到周村北郊镇开展核酸采样工作,此时北郊镇为全域管控区,封控区12个,密接、次密接数百人,涉及28个村,45个采样点,共参与10轮核酸检测,完成核酸采样量达31万人次。

3月23日接到市指挥部通知,由纪委书记闫子君带队整建制支援邹平市,主要负责邹平市高新街道、黄山街道、临池镇的核酸采集工作,截至4月9日,共参与邹平市全员及封控区、管控区核酸采样17轮,核酸采样量达32万人次。其中封控区采样7.5万人次,入户采样2万人次。

第一批核酸采样支援队自3月10日出征至4月9日凯旋,历时31天,辗转两个地市,不分昼夜,从“零点行动”到“双敲行动”,从-3℃到30℃,连续作战31天,严格做到“两到位”:防护到位,采样到位,以采样量63万余人次的成绩圆满完成此次外派核酸采样任务。“不是部队,但是我们坚守着铁一样的纪律;不是军人,但是我们知责而为,不遗余力。”闫子君被自己的队员们深深感动着。

第一批核酸采样支援队的付出受到当地人民群众和党委政府的高度赞扬,医院收到北郊镇政府表扬信——《淄博医院的速度与温度》,邹平市委市政府以最高礼遇专门为淄博采样队送行。

面对周村区疫情的加剧,3月19日,医院成立第二批核酸采样支援队,紧急赶赴周村支援。为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他们内心没有恐惧,只有奔跑加速度。

3月29日凌晨三点他们又紧急赶赴经济开发区南定镇进行核酸采集。当时面临两个困难,第一是采集数量大,地域广,采集点分散;第二是当地刚出现疫情,当地工作人员没有经验,流程设计、人员安排不合理。队员们除了采核酸外,还要帮助当地工作人员安排场地设置,工作流程,人员安排,甚至垃圾处理都是手把手教。

白衣执甲赤子心。第二批核酸采样支援队自3月19日出征到4月7日凯旋,历时20天,60人团队共采集核酸25万余人次。

3月13日,由36名医师、护士、院感人员组成的医院医疗救治支援队逆行医院。至4月4日,共救治名新冠患者,其中年龄最大87岁,年龄最小的只有41天。所有患者顺利康复出院。

“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患者出院时,纷纷给队员们竖起大拇指,小朋友给的贴纸、给画的图画塞进了每位队员的心里。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医院隔离点医疗支援队9名队员正是用这样的至情至爱,一路陪伴隔离人员。自3月14日至4月11日28天时间,共接收6批次名隔离人员,年龄最大94岁,最小为14个月幼儿,还有66名上网课的学生。完成隔离人员及工作人员口咽核酸采集例,鼻咽核酸采集例,血清抗体标本采集88例,环境物表采样管,日消杀面积10平方米,制定制度流程应急预案36项,完成一对一及集中培训共计21场。队员从饮食配送、网络支持、慢病管理、心理疏导等各方面提供个性化的针对措施,使他们平稳度过了14天集中隔离期。

淄博的“倒春寒”刚过,初夏的济南又遭疫情袭击。4月26日,医院支援济南核酸采样队40名队员闻令出征,至5月8日任务结束,13天,共采集核酸25万人次,入户采集余户。队员们用第一力量全力守护美丽泉城,深刻诠释了两座城、一颗心,守望相助。

4月3日出征,5月22日完成任务,12名队员,48天奋战,医院支援上海医疗队圆满完成各项支援任务凯旋归来。

在上海工作期间,无论是在医院,无论是在社区还是医院,队员们冲锋在前、内心无惧、用心守“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机关报《健康报》4月8日在期刊四版版心位置刊登淄博队核酸采样照片;张涛、聂娟、赵文静、王端平4人被山东省援沪医疗队临时党委评为“方舱之星”;收到患者表扬信2封;王端平设计的队徽被淄博队采用;拍摄的微视频《孤勇者》荣获山东援沪医疗队微视频比赛三等奖。

不同战地相同信念

疫情是一场大“考”,考的不仅是快速、精准、有效的疫情防控屏障,也是做好疫情防控并保障正常医疗服务的能力。医院交了一份满分答卷。

疫情之下,如何确保诊疗工作正常运行、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没有更多的陪人帮忙,医院床位情况、如何办理繁琐的住院手续、如何完成入院前的系列检查、如何办理出院……面对患者担心的这些问题,医院全院职工克服岗位人手吃紧的困难,每个人都开足了马力,超时长运转,超负荷工作,不断改造就医流程,优化服务细节。因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信念医院人的心头。

道路和小区封闭,给急救带来了一定困难。急诊科党员带头冲锋在前,积极与社区沟通,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入户急救,不分昼夜的肩负起转运接送急危重症患者任务。

3月21日下午,淄博市南部胸痛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anjiz.com/gbyy/1054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