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的费用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214886.html编按:这是作者跟师赵绍琴二十年来记录的真实医案笔记,也是其私藏二十年后对医案厚积薄发的深刻解读,不仅还原了赵老当时的诊疗思维,也展现了其深得师传的深厚底蕴!
气虚而致胸痹:益气宣痹通络
王某,女,44岁,年11月5日诊。冠心病,脉象缓软,舌苔白腻,血压偏低,自觉头晕,胸闷,心前区不适。
治法:益气宣痹,通络缓痛。处方:瓜蒌10克,薤白10克,半夏10克,枇杷叶10克,旋覆花(包)10克,黄芪10克,蝉蜕6克,僵蚕6克,杏仁10克。5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2次,空腹服用,每服加白酒2滴。本例冠心病患者病情较为特殊。一般的冠心病患者往往多兼血压偏高,而该患者则是血压偏低,再结合其头晕、脉象缓软无力,显然其病证与气虚密切相关。再从胸闷及心前区不适(疼痛不甚明显)、舌苔白腻等症来看,其病机以气虚引起的气滞为主,而血瘀不重,故赵老治疗用瓜蒌、薤白、半夏、枇杷叶、旋覆花、黄芪、蝉蜕、僵蚕、杏仁等,重在理气以宣痹,益气以活血,基本未用直接活血化瘀之药。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赵老在本案治疗中巧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张仲景《金匮要略》治疗胸痹的瓜蒌薤白半夏汤,原方是用白酒(有说实为现在的黄酒)与瓜蒌、薤白、半夏同煮,其白酒用量较多,但煎煮后所留白酒的成分并不多。而赵老不用酒煮,而是服药时加白酒2滴。这样的用法,既节约用酒,又不减其助药行气活血之效,可谓师古而不泥古,继承中又有创新,非常值得我辈学习。
冠心病气滞痰阻,气虚血瘀证:理气化痰,益气活血
梁某,男,62岁,年10月29日诊。患冠心病八年,两脉沉软,舌淡红,苔白腻,唇紫,胸闷痰多,心前区时有作痛。
治法:理气化痰以畅胸阳,益气活血以通心脉。
处方:旋覆花(包)10克,薤白10克,半夏12克,瓜蒌12克,片姜黄6克,杏仁10克,生黄芪15克,三七粉(冲)2克。6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2次,空腹服用。
从本例冠心病患者胸闷、心前区作痛、唇紫等症来看,其系气滞血瘀之征;但再从其痰多、两脉沉软、苔白腻来看,又有气虚痰阻之象。因此可以说,该患者之所以出现气滞血瘀,与其气虚痰阻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医学认为,气与血关系密切,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足方可行血,血足有利载气。本例患者气虚,推动气血运行无力,必然会导致气滞血瘀,无力运化水湿,从而导致痰湿内停,而痰湿内停,又进一步阻滞气机,使气血运行更加不畅。因此,赵老治疗本证,不仅注重理气活血,而且重视益气化痰。方中旋覆花既可理气开郁,又可化痰宽胸,故用以为君。瓜蒌、薤白、半夏三药,具有行气解郁、通阳散结、祛痰宽胸的功效,为张仲景《金匮要略》治疗胸痹名方瓜蒌薤白半夏汤的主药(原方中还有白酒)。《金匮要略》原文说:“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可见其理气化痰、宽胸止痛功效非凡。在此基础上,赵老更加杏仁以宣肺理气,加黄芪以益气活血,加三七粉以止痛。诸药合用,理气化痰则胸阳易畅,益气活血则心脉易通。胸阳畅,心脉通,则胸闷心痛等症自除。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关于三七的功效,现在的认识有些混乱。很多学者将其说成是活血化瘀药,因此,不少血脂高、血液黏稠、冠心病、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死、脑栓塞的患者,常服三七粉以活血化瘀。其实,三七最主要的功效是止血和消肿止痛,现代研究也证实其有促进凝血的作用,故多用于治疗各种出血,如枪伤、刀伤、跌打损伤出血,或咳血、吐血、便血、衄血、尿血等。因出血造成的局部瘀血肿痛,用三七后,往往能促进肿痛消退,故有人认为其活血化瘀作用实际上仍是其止血作用的体现。因此,若不是因出血引起的瘀血,或局部疼痛不严重者,最好不要轻易使用三七,以免活血不成,反致凝血。......
更多精彩,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anjiz.com/gbyy/5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