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造影

关于房颤的治疗,你了解多少


北京最大雀斑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关于房颤的治疗,你了解多少?

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种以快速、无序的心房电活动为特征的心律失常,它可增加患者卒中、心力衰竭甚至死亡的风险。据统计,我国房颤总人数已达万以上,且房颤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在80岁人群中高达7.5%。那么,关于房颤的治疗,你了解多少?

房颤的治疗

房颤的治疗原则包括控制心室率、维持窦性心律以及预防血栓栓塞和卒中。一年以内的房颤通常要尝试维持窦性心律。可以通过预防房颤发作或降低心室率来控制症状。

01控制心室率房颤患者若心室率过快可以引起心动过速心肌病,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引起患者心悸、气短、乏力等不适症状。因此,控制心室率可以保证心脏基本功能,尽可能降低房颤引起的心脏功能紊乱。

心室率控制

β受体阻滞剂和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和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和地尔硫?)是一线药物。起始可以选择β受体阻滞剂,逐渐滴定剂量,通过降低心率来控制症状。通常控制心室率的目标是平均静息心率低于80次/分,但如果心室功能保持正常且无症状,可以接受更快的静息心率。如果单独使用β受体阻滞剂还不够,可以联合钙通道阻滞剂,但是在老年人中需注意低血压。

地高辛地高辛可减慢静息心率,但通常无法控制运动时的心率。一些房颤试验的事后分析显示,地高辛与死亡率增加相关。可以使用小剂量地高辛加用其他房室结阻滞药物,以改善心室率控制,尤其是心衰患者。手术治疗对于使用了房室结阻滞药物但心室率控制仍不充分、持续出现症状、年龄较大的患者,房室结消融+永久起搏器是一种合理的选择。02抗凝治疗预防卒中众所周知,房颤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房颤可使各年龄段患者脑卒中风险增加4-5倍,而且房颤相关卒中症状重、致残致死率高、易复发。因此,对于房颤患者,抗凝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抗凝治疗根据房颤抗凝评分

抗凝是预防血栓栓塞的一线治疗方法,应根据CHA2DS2-VASc评分估算卒中风险来指导用药。具有至少2个风险因素,即年卒中风险2.2%的患者,应给予抗凝治疗;具有1个风险因素(除女性外),即年卒中风险≥1.3%的患者,考虑给予抗凝治疗。

抗凝药物选择

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及新型口服抗凝药,如利伐沙班、达比加群。华法林具有口服易吸收、生物利用度高、价格便宜等优点,且华法林仍用于二尖瓣狭窄或机械性心脏瓣膜患者。新型口服抗凝药物作为房颤抗凝治疗的新武器,为房颤抗凝提供了新的选择,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药通常需要调整剂量。

心脏复律的相关抗凝

对于房颤持续时间<48小时,血栓栓塞风险较低的患者,通常进行心脏复律前无需先抗凝。若房颤持续时间不确定或≥48小时,建议在心脏复律前3周、后4周进行抗凝治疗。如果需要尽快进行房颤的心脏复律,可以开始抗凝治疗,并进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在没有左心房血栓的情况下,持续抗凝下的心脏复律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心脏复律后,对于有卒中危险因素的患者,一般应无限期地继续抗凝治疗。

03维持窦性心律对于新发现的无症状房颤,尝试复律和维持窦性心律通常是合理的。早期的节律控制策略与心血管死亡、卒中、心衰住院或急性冠脉综合征风险显著降低相关。维持窦性心律药物维持窦律

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可能会减少部分患者的房颤发作,但其效果弱于抗心律失常药物。据报道,在接受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患者中,有43%~67%的患者发生房颤。如果能够改善症状,减少房颤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通常是合理的目标。不良反应和禁忌证是选择药物时的重要考虑因素。无结构性心脏病的患者,可选择氟卡尼、普罗帕酮、索他洛尔和多非利特。必须密切监测索他洛尔和多非利特的校正QT间期延长,以防发生致命的室性心动过速,即TdP。胺碘酮是一种高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但长期使用应谨慎。

射频消融术

对于阵发性房颤,射频或冷冻消融维持窦性心律的效果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持续性房颤患者维持窦性心律的效果通常不如阵发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少见,包括血管通路相关不良事件(3.9%)、心脏穿孔导致心包填塞(0.8%)、神经损伤(0.1%)以及脑栓塞导致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0.3%),晚期并发症少见;手术相关的死亡发生率低于0.1%。

房颤消融后前三个月期间,约50%的患者可能发生房速或房扑,尽管可能需要抗心律失常药物或者心脏复律,但通常可以自行缓解。

危险因素控制

通过治疗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可以改善窦性心律维持效果。AHA科学声明建议的方法包括:①减重:BMI≥28的患者减重10%;②常规运动;③糖尿病、高血脂症和睡眠呼吸暂停的管理;④适度饮酒。

房颤与潜在的心脏疾病相关,房颤患者的死亡、卒中、心衰以及痴呆风险升高。心动过速如不进行控制可导致左心室功能恶化。对于持续不超过1年的房颤或症状性阵发性房颤,应考虑维持窦性心律。导管消融比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更好,特别是阵发性房颤。

科室专家介绍

沈秋生,主任中医师,医院副院长

医学硕士,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副教授,江苏省中医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苏省中医学会高血压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苏州市中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苏州市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常熟市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年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年南通大学医学院心血管内科硕士毕业,曾师从江苏省名中医周本善,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医院管理研究所及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冠心病介入资质双重认证证书。尤其擅长冠心病介入和起搏器植入,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压等。

季雪峰,主任医师,心内科主任,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副教授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房颤卒中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药协会心血管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苏州市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苏州心身医学分会双心学组委员,常熟市心理卫生协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常熟心血管协会委员。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长期从事心内科临床工作,曾医院心医院心内科进修深造,医院心内科冠脉介入专培一年。对心血管的常见病和疑难性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心律失常,高血压,心力衰竭,冠心病和高脂血症等的治疗。同时熟练开展起搏器的植入术,以及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金月华,副主任中医师

苏州市中西结合心血管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中西结合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副教授。长期从事心血管科临床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心肌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尤其擅长治疗女性围绝经期高血压及心律失常等疾病。

电生理亚专科专家介绍

蔡文娟,副主任医师

医院心电中心副主任年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医院心血管内科进修,医院管理研究所苏州医院心律失常介入培训基地心律失常介入诊疗资质培训,师从心律失常介入知名专家惠杰教授,医院管理研究所电生理介入资质。熟练掌握起搏器植入术、心律失常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冠状动脉造影术、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具有丰富临床经验,主要从事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压、冠心病、等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尤其擅长对房颤等心律失常诊疗。

王言哲,副主任中医师

医学硕士在读博士江苏省中药学会高血压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苏州中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讲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床边教学导师年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内科专业,医院副院长江苏省名中医陈晓虎教授。于上海交通医院房颤电生理中医院管理研究所心律失常介入资质培训,师从国内知名心律失常专家刘旭教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各类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包括ICE(心腔内超声)引导下经房间隔穿刺房颤射频消融术,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房颤等各类复杂性心律失常、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心肌病、心力衰竭等。

医院心内科推广有关健康知识提高人民健康水平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anjiz.com/gbyy/749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