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年3月22~25日,第十六届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于苏州金鸡湖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的介入治疗相关问题,在此次大会上进行了深入探讨。是否所有CTO病变都需开通?如何评估CTO开通获益患者?《国际循环》特邀医院曹丰教授、首都医科医院宋现涛教授、医院何鹏程教授和大连医院黄榕翀教授,对此话题展开了交流。
图左至右:曹丰教授、黄榕翀教授、宋现涛教授、何鹏程教授
?
黄榕翀教授主持讨论,邀请各位专家就CTO话题发表了各自观点。
黄榕翀教授:
CTO在临床中很常见,但有时可能被忽略。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冠状动脉造影筛查出的CTO比例为18~52%,而实际每一位术者一年所做的CTO比例只占其个人总介入例数的10%~30%,其原因可能是医生因素,也可能是患者的因素,未选择开通CTO。CTO开通究竟可使哪些患者获益,哪些不能获益?还有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请各位专家谈谈自己的观点。
曹丰教授:
CTO开通对很多患者而言是可获益的,关键是如何选择获益的患者,术前准确评估很重要。可通过无创检查评估如运动平板心电图、心脏超声评估心脏功能等,若患者尽管有闭塞血管,但室壁瘤没形成,室壁厚度仍没有变薄,见冬眠心肌,这样的患者开通CTO是有意义的。现在还有无创冠状动脉CTA检查,其特点是非选择性造影,可将闭塞端的正向和逆向同时显影,对手术策略的选择有很大帮助。
此外,心肌灌注CT成像还可提示哪些心肌存在灌注,但只是灌注不足。冠状动脉近端闭塞、远端有对侧支血管供应的患者,血管开通有益于其心功能的恢复。如果有存活心肌存在,开通血管无疑可获益。因此,术前准确评估对患者将来的获益有很大帮助,而评估后的策略和方法选择最为重要。
何鹏程教授:
CTO患者术前准确评估的确很重要,存活心肌的评估尤为重要。临床中,经常遇到右冠状动脉闭塞的患者,其回旋支或对角支相对较小,有明显病变,患者有症状,这种情况下如果单纯做非CTO血管的开通似乎并不合适。如果开通有CTO病变的右冠状动脉,可通过侧支循环改善这一闭塞区域的心肌供血。因此,除了闭塞血管区域的存活心肌的评估外,开通可代偿缺血区域的血管也是一个可考虑的方向。
黄榕翀教授:
目前,CTO治疗指南对于开通治疗推荐级别为Ⅱa/Ⅱb(证据等级为B或C),说明证据来源并不充分且很多是专家意见。现在,CTO评估所说的中高危风险主要指缺血事件发生的中高危风险,有缺血症状的患者大多认为是应该开通CTO。单支CTO的情况目前还缺乏证据,这也是我们团队正在做的工作,有症状的和无症状的单支CTO还缺乏足够研究证据。这类患者既往未被特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anjiz.com/gbzz/10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