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07月10日,医院心内二科李允均主任带领团队成功实施了贾汪区首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介入封堵术。经过心内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患者目前恢复良好。
病史简介:
患者吴XX,老年男性,因“发作性胸闷、胸痛4年,加重1周”入院。初步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心功能II级。入院后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示:LM未见明显狭窄,LAD见一异常粗大分支血管,发出多个分支,瘘至肺动脉,LAD中段约70-80%狭窄;LCX管壁不规则,中段约30%狭窄;RCA管壁不规则,近中段约30%狭窄。向患方详细交待病情后安排择期行冠状动脉瘘封堵术。
手术过程:
6FEBU3.5GC至LM开口,在Runthrough导丝指引下微导管通过LAD冠状动脉瘘到达异常血管远端,回撤Runthrough导丝达LAD以远,通过造影证实微导管在冠状动脉瘘内,予ASAHIINTECCSteaming18导丝通过微导管先后将1枚COOKNWCE-18S-5/2-TORNADO及2枚COOKNWCE-18S-53/2-TORNADO弹簧圈送至异常血管远端栓塞冠状动脉瘘,重复造影见异常冠状动脉瘘完全栓塞。
疾病相关知识:
冠状动脉瘘指左右冠状动脉与心脏或大血管存在先天性异常交通。多为先天畸形。后天性冠状动脉瘘多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炎及冠状动脉造影手术创伤和外伤引起。半数以上患者可无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但左向右分流量较大者,可在体力活动后出现心悸、心绞痛及心力衰竭症状。
病理解剖:
1、最常累及右冠状动脉(50%~60%);左冠状动脉约占30%~40%,起于双侧者甚少,约占2%~10%。2、单瘘口最常见,部分多个瘘口形成。3、瘘口的部位在右心系统最为多见,约占90%。瘘口开口最常位于右心室(41%),其次为右心房(26%)、肺动脉(17%),开口于左心房、左心室等左心系统约占10%。4、可单独发生,也可合并其他血管畸形。
分型:
(一)根据血液流动力学可分为两大类:
1、动静脉瘘(与右心系统交通)
2、体循环内瘘(与左心系统交通)
(二)根据瘘管的开口部位分为两大类:
1、冠状动脉-血管瘘(与冠状静脉、肺动脉和上腔静脉交通)
2、冠状动脉-心腔瘘(与左右心房、心室交通)。
(三)根据瘘血管起源:
冠状动脉分为右冠状动脉瘘,左冠状动脉瘘,单冠状动脉瘘,多冠状动脉瘘和未明确指出的冠状动脉瘘。
(四)按瘘口引流的位置分型:I型引流入右心房;Ⅱ型引流入右心室;Ⅲ型引流入肺动脉;Ⅳ型引流入左心房;Ⅴ型引流入左心室。
(五)Wearn将冠状动脉心腔瘘分为三型:I型为动脉心腔型,即冠状动脉直接瘘入心腔;Ⅱ型为动脉窦状隙型,指冠状动脉与心肌的窦状隙网相交通;Ⅲ型为动脉毛细血管型,指冠状动脉注入毛细血管,通过Thebesius系统(心最小静脉)与心腔相通。
病理生理:(因瘘口大小、注入部位及引流入的心腔不同而不同)
1、多数情况下分流量小,多无影响。
2、瘘口大、注入心腔压力低(如右心系统),则分流量大,可产生明显血流动力学改变。
①心肌缺血,冠状动脉瘘尤其是主干瘘,长时间的冠状动脉血液分流冠状动脉血流不经过心肌毛细血管而直接进入心脏,使远端冠状动脉血流量锐减,可引起“窃血现象”,重者可产生心肌缺血的症状或心电图改变。
②加重循环系统工作负荷,由于瘘道造成分流(多数为左向右),因而可增加左、右心负荷导致心腔扩大和心肌肥厚,瘘口在右心分流大时尚可引起肺动脉高压。
③瘘引起近端冠状动脉血流增加,损伤内膜,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瘤、细菌性心内膜炎和血栓形成等病理改变。
④扩张迂曲的冠状动脉还易形成附壁血栓、瘘管破裂等。这些改变会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重。
诊断:
冠状动脉造影常表现为异常的冠状动脉及其分支增粗、迂曲,严重者可以呈瘤样扩张,通过异常的通道,血流可分流入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心脏大静脉及冠状静脉。它能准确地显示冠状动脉窦瘘起始部位,形态及血液分流的部位和分流程度,是本病诊断的金标准。
治疗方法:
1、经皮导管介入栓堵术。
2、外科手术治疗。
我科成功开展贾汪区首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介入封堵术,标志着我院在心血管介入治疗方面又取得了一个重大突破。让患者“不出贾汪看大病”的美好愿景也一点点成为现实。医院心内二科常规开展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埋藏式起搏器植入术,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我们将以饱满的热情、优质的服务、良好的医德、精湛的技术为咱贾汪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
心内二科-
赞赏
长按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anjiz.com/gbzz/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