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造影

对于心血管疾病,这些危险因素你必须


▼本文作者▼

随着中国老龄化人群的不断增加,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仍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居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大约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

而且近30年来我国人群心血管病(主要是冠心病、卒中和周围血管病)死亡率、发病率及患病率持续增长,已经给我国带来了沉重的社会及经济负担。

冠心病、卒中等心血管疾病有共同的病理基础和危险因素。尽管心血管病的发病机制尚有待研究,但其主要危险因素已经明确。

目前大量研究证实,高血压、血脂异常(主要是胆固醇增高)、糖尿病、肥胖、吸烟、缺乏体力活动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是心血管病主要的、且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

我国既往的队列研究结果表明,缺血性心血管病(冠心病、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中,80%归因于高血压、吸烟、高胆固醇和糖尿病(三高一吸)。改善可以改变的主要危险因素是目前心血管病防治的目标。

而在近日,《欧洲心脏杂志》却发表了一篇文章,即在评估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时,应该考虑新“四大危险因素”:气温、空气污染、疼痛水平和睡眠时间。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气温的问题

众所皆知,人们喜欢在适宜的温度中生活,那么过高或者过低的气温对心血管有没有影响呢?最近一项发表在JAMACardiol上的来自瑞典的全国性队列研究指出,不光是低温,低大气压、高风速和过短的日照时间都与心梗(MI)发病率密切相关。该研究入组的,例患者中,平均年龄为71.7±12岁。观察患者随着气温的降低、大气压力的降低、风速的提高和日照时间的缩短,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其中与心梗发病率关联性最明显的还是气温因素,在一定范围内气温每升高1个标准差(7.4℃),急性心肌梗死风险降低2.8%(无论是STEMI还是non-STEMI,调查结果均一致)。过低气温增加心肌梗死发病率的可能原因:1

低温对身体的影响主要是引起血管收缩,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引起血压增高、心率加快,加大心脏负担。此时,心肌容易缺血、缺氧,诱发心绞痛、心梗。

2

寒冷状态下,血小板聚集和血液黏度的增加,也容易导致血管中血栓和斑块的形成,这也是导致心梗的重要原因。

3

研究者指出,寒冷天气的低气温和多风天气除了会导致皮肤血管收缩,增加心脏负荷,就可能诱发心梗。

天气还会影响情绪,当天气温暖时心情会更加舒畅;阴雨天还会导致维生素D水平降低。虽然这些不会直接诱发心梗,但情绪因素引发心脏病发作也是一种可能性。

4

我国曾在~年针对北京地区人群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冬季的缺血性心脏病死亡人数明显高于夏季。

美国的一项针对12个城市心脑血管死亡情况的研究也表明,低温对心脏和血管的影响可以持续数日,而高温的影响仅限于1~2天。

低气温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似乎非常容易理解,那么对于高气温与心血管疾病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呢?

慕尼黑亥姆霍兹环境与健康中心的KaiChen与同事对德国奥格斯堡市的气温变化与心肌梗死的关系进行了长达28年的跟踪研究,并记录了2.73万例心肌梗死与冠心病导致的死亡。他们发现,气温变低时,心肌梗死的风险会有不太显著的下降;而气温升高时,心肌梗死的相关风险则显著上升——风险指数在~年间为0.93,而在~年间则升高到了1.14。在对周期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研究中也发现了此现象。气温升高可以看做心肌梗死的诱因之一。过高气温增加心肌梗死发病率的可能原因:1

高温让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心肌的耗氧量增加,心脏负荷加重,容易产生心脑血管供血不足。

2

加上人体大量排汗,血液浓缩易导致血液黏稠度升高,产生血栓、栓塞、动脉硬化斑块,最终可能引起冠心病或心肌梗死。糖尿病患者和高脂血症患者对高温更加敏感。

3

炎炎夏日时,患者反复往返室内外,温度高低频繁交换刺激,使冠状动脉剧烈收缩,也会容易引起冠心病的出现。所以室内如果开空调温度一定要适宜,不宜低于26度。

对策

1

要知冷知热,不要逞强,尤其是在有低温或高温预警的天气里,要避免长时间待在户外,夏天注意多补充水分。

2

老人更应注意气温对身体的影响,尤其是75岁以上的老人,因为他们大多数动脉硬化严重或已患有高血压。

3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气候下,城市人群适宜的温度也不同。北京地区的研究结果显示,当地的心脏适宜温度区间为0~20摄氏度,其中最适宜温度为12摄氏度。

当然心血管病是多个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个体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不仅取决于某一个危险因素的水平,还取决于个体同时具有的危险因素数目。多个危险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可导致某一因素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显著增加。因此,心血管病防治实践中孤立地控制单个危险因素是不够的,还应重视对心血管病总体风险的综合评估。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介绍刁军徐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个人经历:先后在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班、医院、医院、医院进修学习,并取得了全国心血管介入准入和心血管专科医生(第一届)的资格。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科研工作能力,对心内科的疾病有较系统的研究。擅长领域:擅长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及重症心血管病的抢救,已经独立和参与完成冠心病介入检查、治疗、起搏器植入术等手术近余例。学术任职:江苏省心脏重症委员会委员;中国心脏瓣膜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冠脉介入CTO俱乐部委员;淮海冠脉CTO俱乐部共同主席;中国胸痛中心培训导师;江苏省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导师;江苏省淮海医疗集团优秀医师;徐州市胸痛联盟委员。▼推荐阅读▼

前沿

首款降低甘油三酯相关心血管风险的“鱼油”处方药即将获批

名医访谈录

医院心脏中心徐亚伟主任,探讨心血管病相关问题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anjiz.com/gbzz/482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