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医学上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系指由于冠状动脉循环发生功能的或器质性的改变而引起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需求之间的不平衡导致的心肌缺血性损害的一种心脏病。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多发生于40-50岁以上的年龄组。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龄人群体在人口所占比例的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冠心病是危害人们健康的一个重要疾病。在中年以上人口的死亡原因构成中,心脑血管病已首位,主要死于脑卒中与心肌梗塞。
心绞痛型冠心病心绞痛典型的表现为胸口感觉像石头压着,或者被抓住一样,觉得气也透不出来,甚至有快要死的感觉。疼痛可波及心前区,并向左肩、左上肢内侧放射。发作时常被迫立即停止活动。时间一般持续5-10分钟,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或消心痛、麝香保心丸)后,在1-2分钟内可以缓解。上述感觉多在体力活动、劳累、精神激动、寒冷、饱餐后出现。有时疼痛部位可表现在上腹部、下颌、左肩胛甚至牙齿,还有些人表现为体力活动后出现胸闷、心慌、气短,停下休息后可以缓解。
心肌梗死型典型表现为程度更重、持续时间更长的心绞痛感觉,心绞痛感觉通常持续30分钟以上,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缺血性心肌病型如果心脏长期缺血、缺氧,最终可能出现慢性心力衰竭,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反复发作,需要住院治疗,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猝死型有些冠心病甚至一开始就表现为猝死,深受人们喜爱的相声大师马季、侯耀华等都是因为冠心病发病而猝死家中的。
未病先防,看懂“易病信号”
一般说来,冠心病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目前比较明确的易患冠心病的高危信号有,特别是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遗传因素,尤其直系亲属年龄较轻(男性≤45岁,女性≤55岁)就发生心肌梗死的家庭;体力活动减少和肥胖;酗酒;性情急躁、争强好胜;高热量、高脂肪饮食等。
上述高危因素中,绝大部分是可以通过个人努力或药物治疗来纠正的,所以,发现“易病信号”的人,无论是否得了冠心病,均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戒烟。其次,要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运动习惯。生活需规律化,避免精神紧张,还应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再次,饮食控制。尽量减少食用各种油腻食物、蛋黄、动物内脏等,摄入适量蛋白质,宜多吃粗粮。饮食宜清淡、低盐。对合并高血压者,食盐摄入量应每天控制在5克以下。多吃水果、蔬菜。已病防变,警惕“发病信号”
冠心病造成人类危害的主要原因是易突发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虽然目前还不能对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做到准确预测,但有些信号提示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的危险性增加,应充分重视这些信号,包括:
新出现的冠心病心绞痛症状,或新出现的活动耐力的下降。
原有冠心病心绞痛症状的患者,心绞痛较原来发作频率增加、持续时间延长、程度加重,或休息时也出现心绞痛发作。
出现上述高危信号的患者,医院进一步检查,尤其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此外,冠心病患者要注意综合治疗,坚持长期治疗。有效的药物治疗能够减缓冠心病的进一步发展。
预防冠心病的六大细节
1、注意防寒保暖
冬季室温应该不低于18℃,老年人和冠心病患者应再提高2℃~3℃。冠心病患者在冬天应随时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物。外出时最好戴口罩,并避免迎风疾走。在室内时,应避免将门窗开得过大,以防冷空气刺激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当室内需要换气时,可把门窗开一条缝,使少许新鲜空气进入,但又不至于使室内温度一下子降得过低。
2、午睡预防
(1)午睡时间以1小时左右为宜,过长过短均不宜。起床后先在床上作轻度活动,慢慢坐起,用于在心前区、胸部作5—10分钟按摩,然后下床喝一杯水。
(2)睡姿应取头高脚低、右侧卧位,以减少心脏压力,防止打鼾,须注意的是坐位及伏案睡有害,会使脑缺氧加剧。
(3)睡前不吃油腻的食物,不吃得太饱。太饱会影响心脏正常收缩和舒张;油腻食物会增加血粘稠度,加重冠状动脉病变。
(4)不宜午餐后立即躺下午睡,因为此时大量的血液流向胃,血压下降,大脑供氧及营养明显下降,易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一般应食后休息20分钟。
(5)患有高血压者,睡前忌服降血压药,因为睡时血压下降,可使心、脑、肾等主要脏器供血不足,及凝血物血小板附于血管壁引起血栓,导致缺血性中风发生。
3、调整饮食结构
冬季气候寒冷,人们一般喝水较少,容易使血液浓缩,加重心脏负担。冠心病患者在寒冷季节要多喝开水,并多进食一些容易消化和富含营养的清淡食物,如蔬菜、水果、鱼肉和瘦肉等。避免进食过饱,不要吃肥肉,少吃动物内脏,更不要喝大量酒,特别是烈性酒来御寒,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当然,逢年过节喝适量葡萄酒倒未尝不可。
4、适当按需进补
冠心病患者在进补问题上,应遵循“可补可不补者一般不补,能食补者不要药补”的原则。部分体质虚弱、大病初愈的冠心病患者可适当选用党参、黄芪、附子、桂枝、人参、何首乌、枸杞子、天麻、冬虫夏草等中药,以及羊肉、银耳、核桃、鹌鹑蛋、山药等食物来进补。心肌梗死患者的体温比正常人要低1℃~2℃,在冬天会有怕冷、四肢不温、精神萎靡等症状,可选用红参、附子、肉桂、当归、干姜、桂圆、核桃肉等温阳的补品进补。
5、保持大便通畅
排便过于用力会使腹内压力增高,回心血流量增加,心脏负荷加重,容易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应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平时应有意识地多吃一些含纤维(尤其是粗纤维)较多的食物,如绿叶蔬菜、水果、五谷杂粮等。一旦发生便秘,切不可强行排便,而应该通过饮食或者药物来改善。此外,不少人喜欢在大便时读书、看报,这其实是一种很不好的习惯,容易形成习惯性便秘,冠心病患者尤应避免。
6、服药预防 (1)坚持服药。冠心病的治疗是长期性的,短期的症状缓解并不代表疾病被根治,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狭窄依旧存在。一旦放松警惕,停止服药,动脉粥样硬化会继续发展,疾病就会卷土重来,甚至发生严重的心脏事件。
(2)按时服药。冠心病是一个不断进行的过程,当动脉狭窄到一定程度,心肌缺血严重时患者就会有胸闷、气短等症状,若不及时用药治疗,任其发展下去就会造成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3)用药选择。冠心病病人需要坚持服用疗效好、副作用小的药物,如医生常处方的麝香保心丸,每日3次,每次2粒,连续服用3个月以上,能够保护血管内皮、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同时它能迅速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经临床发现,麝香保心丸最快30秒起效,83.4%的患者5分钟内心绞痛症状缓解);另外,它具有独特的促进缺血心肌血管新生、建立心脏侧枝循环的作用,从而减少坏死的心肌面积,全面保护心脏。
赞赏
长按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呢哪里能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anjiz.com/gbzz/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