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造影

CTM期刊深入研究脂类代谢失调对冠状动


冠状动脉疾病(CAD)给现代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每年CAD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都与癌症相当。虽然药物和手术治疗极大缓解了CAD危害,但是想精准预测CAD患者的预后并给予相应的治疗还是十分有挑战性的,因为每个CAD患者个体差异较大。为了能有效地分配有限的医疗资源给最高危的人群,目前急需可以评估CAD患者预后的新方法。虽然目前临床多种生物标志物的不同组合检测可以对CAD患者的预后起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对CAD患者分子靶向治疗没有太多的帮助。因此,找到能对CAD预后风险进行有效分级和有助于深入了解CAD发病机制的生物标志物就显得十分重要。

年9月28日,ClinicalandTranslationalMedicine杂志在线发表了广州ShilongZhong教授团队的最新成果“Insightsintotheprognosisoflipidomicdysregulationfordeathriskinpatientswithcoronaryarterydisease”[6](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下载PDF全文)。

血脂异常与CAD的不良预后相关。血浆脂质的监测可以促进CAD患者预后向好的方向发展。本项研究旨在找到CAD患者血浆中与死亡风险相关的脂质,与重大心血管不良事件相关的脂质和与左心室重塑相关的脂质。

作者及其团队共收集了名来自中国CAD患者,其中同一中心的名CAD患者组成了实验组,另外名来自多中心的CAD患者组成了外源性佐证组。然后检测两组CAD患者血浆脂质的浓度。通过最小绝对收缩率,选择算子Cox和多元Cox回归等方法分别建立CAD患者死亡和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后模型。

结果表明Cer(d18:1/20:1),Cer(d18:1/24:1),PE(30:2),PE(32:0),PE(32:2),PC(O-38:2),PC(O-36:4),PC(16:1/22:2),LPC(18:2/0:0),LPE(0:0/24:6),Cer(d18:1/20:1)和LPC(20:0/0:0)等十二种脂质分子是分别独立地与死亡和MACE相关的脂质分子。其中Cer(d18:1/20:1)和Cer(d18:1/24:1)与左心室重塑显著相关(P0.05)。与传统的预测模式相比,由如上前十种脂质和两种传统生物标志物(Cer(d18:1/20:1)和LPC(20:0/0:0))组成的预测系统对CAD患者五年死亡风险的预测呈现显著增高的分辨率,表现为曲线下面积从76.56%上升到83.65%,连续NRI为0.,IDI为0.。此外,在多中心研究中,此模型可以成功地区分低危,中危和高危组CAD患者(P0.)。深入分析表明磷脂酰胆碱的双键数量和磷脂酰乙醇胺碳原子含量与CAD患者的死亡风险呈负相关。

结论是血浆中脂质成分组成可以作为CAD患者死亡风险评估的有效指标。长链多聚不饱和脂肪酸的结构特征与CAD患者死亡风险的关系促使我们对每一种脂质成分与CAD发病的关系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总之多种脂质成分对CAD的死亡风险有预测作用,可以对CAD死亡风险进行有效的分级。神经酰胺可以作为预防和减少CAD死亡风险的新靶标。

REFERENCES

1.MusunuruK,KathiresanS.Geneticsof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anjiz.com/gbzz/646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