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于: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13~18
作者:彭育红*,李浩亮,汝磊生,赵玉英,王刚,郭晓影,刘项,程龙,马彦卓单位:医院心血管内科,石家庄_
摘要
目的探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评分是否可用于指导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CTO)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的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方法选取年1月至年6月于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PCI治疗的CTO患者例,应用DAPT评分工具评估,分别观察≥2分及2分的患者采用标准双联抗血小板治疗(12个月)或延长治疗(12~58个月)的主要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及出血情况。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共入组患者例,随访时间34(28,44)个月。(1)在DAPT评分≥2分的患者中,延长双抗治疗组较标准双抗治疗组MACCE的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5%和14.0%,P=0.)。延长双抗治疗组心源性死亡、靶血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低于标准双抗治疗组,分别为(1.8%和8.6%,1.8%和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延长双抗治疗组与标准双抗治疗组MACCE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2)在DAPT评分2分的患者中,2组MACCE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双抗治疗组的BARC2,3,5型出血事件显著低于延长双抗治疗组(3.4%和12.8%,P=0.)。Kaplan-Meier分析显示,标准双抗治疗组较延长双抗治疗组无出血事件生存率高(P=0.)。
结论DAPT评分可用于指导CTO患者PCI术后双抗治疗的时程,≥2分的CTO患者PCI术后给予延长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获益更多,2分的患者给予标准时程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出血风险更低。
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chronictotalocclusion,CTO)患者多存在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支架植入后容易发生药物洗脱支架覆盖延迟,晚期支架贴壁不良,血栓发生可能性较一般病变高[1],延长双抗治疗可以降低血栓形成概率,但会增加术后的出血风险[2],关于如何做出个体化选择的相关研究目前较少。CTO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时长、药物的选择及联合用药等问题均亟待解决。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ualantiplatelettherapy,DAPT)评分系统可用于识别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治疗术后持续双抗治疗12个月无事件后继续长期双抗治疗可能获益的人群,改善对延长双抗治疗获益的预测[3]。DAPT评分≥2分提示延长双抗治疗(12~30个月)具有潜在的获益;DAPT评分2分提示延长双抗治疗具有潜在的损害[3]。但是这种风险评分是否适用于风险相对高危的CTO患者,能否用于指导CTO患者支架植入术后初始抗血小板药物的选择,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故本研究通过分析真实世界冠状动脉CTO患者行PCI诊疗术后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情况,观察DAPT评分用于改善CTO患者PCI术后延长双抗治疗获益/损害的预测能力,为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提供更多证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连续收集年1月至年6月于医院影像扫描和通信系统(picturearchivinga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anjiz.com/gbzz/7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