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五一巾帼标兵
巾帼建功标兵
表彰
近日,淮南市总工会表彰了年度淮南市女职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淮南市妇联表彰了系统目标管理考核先进集体和个人(家庭)。其中,医院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褚源荣获“淮南市五一巾帼标兵”荣誉称号;医院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张卫娟荣获“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
疫情防控中,她们是奋战在医疗前线的白衣战士;工作岗位上中,她们更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健康守护者……她们爱岗敬业,勇于奉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弘扬“四自”精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不懈拼搏进取,为新阶段现代化美好淮南贡献巾帼力量。
淮南市五一巾帼标兵
淮南市总工会印发《关于表彰年度淮南市女职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对年以来,全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充分发扬工人阶级主人翁精神,爱岗敬业,勇于奉献,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作出了积极贡献的女职工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其中,医院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褚源荣获“淮南市五一巾帼标兵”荣誉称号。
[个人事迹]
褚源,女,副主任医师。年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本科,年获临床医学硕士学位。年开始任医院集团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参加工作14年来,始终奋战在临床一线。作为一名消化内科副主任,擅长消化道疾病的规范化诊治,尤其对消化内镜诊疗具有丰富的经验,在淮南市率先开展了食管胃静脉曲张精准断流术、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组织胶注射术等。在繁忙临床工作的同时,还负责安徽理工大学医学系的临床带教及授课工作。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细致入微的为患者服务;用青春和汗水换来他人的幸福安康;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白衣天使的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牢记使命担当,坚守岗位,爱岗敬业。
从医十多年来,急患者之所急、忧患者之所忧、想患者之所想,始终坚持“医者父母心”的原则,对待患者不分家庭境况是富是贫、社会地位是高是低,始终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对待每一位病人,都能做到认认真真检查、详详细细解说、兢兢业业施诊。当遇到患者家属不理解时,不厌其烦地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不管工作多忙多累都坚持每天下班前详细查看每一位病人,掌握病人的病情变化。每天带领年轻医师查房,每周开展业务学习,带领消化团队的业务水平越来越高,普通病例做细做精,疑难病例通过严密的诊疗思维能够得到解决,获得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作为一名内镜医生,接触最多的是普通检查的患者,虽然这项工作看似不起眼,但是最考验一个医生的责任心,在众多的检查患者中,尽可能的去发现一些早期的病变,这一部分癌,因为发现的及早,不需要外科手术,仅仅在内镜下就可以微创切除,术后甚至不需要放化疗,这些给病人带来的获益是终身的。“发现一例早癌,挽救一个生命,拯救一个家庭”,在检查的过程中,做到细心、再细心,发现一些非常早期的病变,通过内镜下微创治疗,使患者获得最大的获益。
消化内科还有很多急危重症,比如消化道大出血、急性胰腺炎等,无论白天黑夜,无论节假日,只要患者需要,都会第一时间出现在病房,指导诊疗工作,做科室的坚强后盾。此外,这些急危重症,比如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通过先进的诊疗技术,可以挽救很多患者的生命。年在首都医科医院进修学习食管静脉曲张精准断流术(ESVD),后来又在安徽医院学习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挽救了很多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生命。目前,消化内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水平在淮南市内处于领先水平。但是消化道出血诊治风险极大,给大出血的患者做胃镜,这时的患者通常都是休克状态,身体条件极差,而且胃腔里大量的血液遮挡视野,需要顶住压力,胆大心细。同时,这样的患者病情危重,往往时间就是生命,也需要无论何时,无论白天黑夜,随时浴血奋战。一名79岁老奶奶,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平均每月呕血1次,医院治疗,因为高龄,贫血极其严重,都仅仅采取保守治疗,老奶奶来到东方总院消化科时,血红蛋白仅40g/L,病情危重。消化科及内镜团队给老奶奶积极输血、止血的同时,仔细评估病情后,为患者实行了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术后老奶奶恢复良好。来次来院复诊时,血红蛋白已经恢复到g/l,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老奶奶逢人便说已经有小半年连床都下不了,现医院复诊,自己还能在家做饭,真是无法想象。还有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甚至很多急诊病例都是在深夜、节假日完成的,但是个人的辛苦与患者的生命相比,是那么微不足道。一封封感谢信、一面面锦旗,记录着当时的惊心动魄,每当看到患者康复的笑脸,褚源深深的感到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二、工作需要,不断提升自我
临床工作诊疗技术日新月异,褚源深知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工作以后,她先后在中国医院,首都医科医院,安徽医院进修学习,所作研究论文多次在《中华消化杂志》《国际消化病杂志》《安徽医科大学学报》《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等核心期刊发表。在学习新技术同时,更注重临床基本功训练,以笔试全省内科系统第一名成绩通过副主任医师考试。现任安徽省消化内科质量控制中心幽门螺杆菌联盟成员,中华医学会淮南分会内科学分会委员,中华消化心身联盟安徽省委员会首届理事。
在从医的过程中,遇到很多名师,褚源的研究生导师——中科大一附院消化内科王巧民教授、医院孔德润教授、首都医科医院李坪教授,他们传授给褚源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是严谨的工作态度,全心全意为病人着想的高尚医德。在日常工作中,褚源也将老一辈的医德医风,敬岗爱业发挥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戒骄戒躁,不断进取,怀揣雄心,争创一流,再攀高峰。
三、疫情当前,不忘初心,做人民健康的“守护神”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这场无声的斗争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定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自疫情以来,作为医务人员,除了每天坚持查房、诊治所需的每位患者,同时深入社区值守,积极宣传疫情防控、登记社区出入人员,积极做好社区的防控,充分发挥了医者仁心、勇于担当、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的模范带头作用。
巾帼建功标兵
淮南市妇女联合会和淮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印发《关于年度淮南市妇联系统目标管理考核结果的通知》,对服务全市经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坚持在服务中谋发展,在实践中求创新,在疫情防控、抗洪救灾、创业就业、妇儿维权、传承美德、组织建设、推进妇女儿童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上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其中,医院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张卫娟荣获“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
[个人事迹]
张卫娟,医院集团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科室副主任,中共党员。年毕业于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年至年在医院进修心血管内科。从事心血管内科医疗工作18年余,始终坚持“医生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的精神,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刻苦钻研,得到了患者的赞誉、同事的好评。独立或合作撰写多篇著作及论文。主持开展的重大复杂疑难病例和手术操作有:床边漂浮电极临时起博术,永久起博器安置及更换术,左、右心导管检查术,冠状动脉造影术,食道电生理检查及治疗术,直立倾斜试验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急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脏骤停的抢救、恶性心律失常的抢救。床边有创动、静脉压力监测,电复律等。参加研制的《无X线指导经颈外静脉紧急临时心脏起搏研究》项目获得省级科技成果二等奖。取得安徽省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合格证书,安徽省全科医师协会全科医学教育分会第一届理事。安徽省全科医师协会心脏重症专业委员会学组委员。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淮南市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淮南市心血管病学会委员。承担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及淮南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工作。年开始从事心脏介入手术,一直担任急诊介入医师,保持着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24小时手机待命,只要患者需要抢救或急诊介入治疗,均在第一时间赶往科室,抢救病人,与死神赛跑,与生命接力。工作中,她总是为病人着想,遇到需要临时起搏的介入手术,尽量在床旁穿刺植入临时起搏,减少患者转运风险、节省时间,同时减少介入同事的射线摄入量。每当看到患者转危为安,她的心里才能有一份平静。我自认只是尽医生的本分,做了一些平平常常的工作,今天,却得到这么高的荣誉,我心里既激动又不安。激动的是,作为医生,我的付出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今天,我就代表他们说几句。我相信,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只要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就会坚守救死扶伤的职业操守,牢记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重大使命,而且会坚持一生。
患者的康复就是医生最大的幸福,张卫娟医生,学习上孜孜不倦,业务上精益求精,工作上兢兢业业。爱岗敬业,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心中始终装着病人,视病人如亲人,她总是保持着与病人24小时联系的畅通,有时深夜接到病人家属的一个电话,都会毫无怨言地赶到病床前。今年遇到了这样一位患者,女性,79岁,双下肢浮肿半年余,医院诊治,效果都不好,一次偶然的机会患者遇到了张卫娟副主任医师,张卫娟细心询问后完善了下肢动静脉彩超检查,发现患者下肢静脉血流瘀滞,就为患者开了一种药,第二天患者的双下肢浮肿就明显消退,患者女儿带着老母亲亲自来我院感谢,见到张卫娟主任的第一句话就是“一握东方手,健康到永久”,这是患者的肺腑之言,也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
今年年初,张卫娟医生在门诊遇到了一位这样的患者,患者,女性,70岁,诊断为:冠心病心房颤动慢性心力衰竭,反复医院就诊,但是病情仍难以控制,家里人实在没有办法了,就慕名来看张卫娟医生的专家门诊。之后的大半年时间里至今患者病情一直控制的很稳定,主要是张主任看到了问题的关键,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很差,由于患者文化水平低,规则服药很困难,张卫娟医师就专门为患者写了一张详细的服药卡,同时在患者的每个药盒上写上使用方法,并向患者及家属反复交待,从那以后患者病情一直很平稳,家属非常感激,把张卫娟医生的细心向周围宣传,让更多的患者受益。其实平时很微小的一件事就能反映出张卫娟的高尚的医德医风。
张卫娟还负责心血管内科患者的健康教育,每月会组织不同疾病,不同年龄的患者进行健康知识的宣教,每次都能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同时还定期组织科室的医护人员为周围社区居民义诊。如为冠心病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在为社区居民发放健康小册子,为居民普及健康知识。
作为淮南市心血管病研究所的党支部书记,张卫娟一直牢记使命,不忘初心,每年为淮南市老干部的出游及党建活动做随队医生,期间为他们测量血压指导药物的使用,同时为老干部们进行心血管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得到了老干部们的一致好评。为他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今年是不寻常的一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作为医护人员,张卫娟深知自己肩上的使命和责任,第一时间就写了请战书,只要国家需要随时准备着。疫情期间张卫娟主动请缨至发热门诊支援,到社区执勤。
医乃仁术,大医精诚。在所有的职业里,最需要德高风正。因为我们的职责是救死扶伤,我们被称为是“值得托付生命的人”,我们有着“白衣天使”的美丽称号,张卫娟深知:作为一名好医生不仅要有高超的医术,更要有充满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的高尚品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anjiz.com/gbby/7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