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增强与MR增强能同一天检查吗?
当大夫给我同时开了CT增强与MR增强?
对于这个问题,如何规范化,的确有指南可以参考——《欧洲泌尿生殖放射学会(ESUR)对比剂指南》第10版,其中给出了两次注射碘/钆对比剂的指导方案:
那么也就是,对于肾功能正常的病人也要建议至少间隔4小时以上,那么我们在预约时也就有了参考;而对于有肾功能中度降低、重度降低的患者我们应该更加地谨慎。在不影响病人诊疗的情况下尽量延长两次检查时间间隔。如果对于特殊的紧急的病人,在临床医师陪同下,做完检查后立即进行血液透析,那么这类的特殊情况也是可以酌情处理的。
若同时做,先做CT增强还是MR增强?
对于第二个问题,如果需要两次检查同时/间隔4h甚至更短时间内检查,那么我们先做CT增强还是先做MR增强呢?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还需要从CT增强与MR增强的原理、机制来考虑。
CT增强的原理是通过引入碘对比剂来增强血供丰富的组织与周围组织的对比,因为碘的原子序列很高为53,相对原子质量为,与人体大部分的组织相比其对于X线的吸收很高,从而可以形成鲜明的对比。也就是说,只是引入的对比剂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就能够增强对X线的吸收,那么磁共振常用的钆对比剂也是属于相对原子量比较大的,Gd的原子序数为64,相对原子质量为,比碘的相对原子质量还高,那么同样在CT图像也表现为亮,即高密度。也就是,若先做MR增强,那么再做CT增强可能会影响CT增强的检查。其实还有人研究用磁共振对比剂进行CT增强的检查、CT血管造影的检查等。
医学影像科王玉锋
心脏CTA心电门控你到底了解多少?
心脏及周围大血管CT成像时,因为心脏的搏动,常规成像势必会引起运动伪影。但心脏运动是有规律的,为了减小心脏搏动形成的运动伪影,可以通过在心脏运动幅度最小时进行扫描或图像重建来实现,这就需要非常精确的心电监视同步扫描技术。多层螺旋CT进行心脏扫描时一般采用前瞻性触发和回顾性心电门控两种心电门控技术。
心脏是随着心动周期有规律运动的器官,因此心脏的检查对任何影像学手段都是一个挑战。高时间分辨率是瞬间锁定运动中的心脏,观察心脏的组织结构、冠状动脉的形态及各种病理变化必备的条件。在心脏的检查中,为了获得能真实反映心脏及冠状动脉的图像,就必须在心脏相对静止时相采集,才能尽可能避免产生运动伪影。实时冻结心脏运动,需要在获得轴位图像时数据采集时间极短。心脏的三维运动模式很复杂,运动模式在不同的心脏解剖类型,甚至在不同的心动周期都是千变万化的。其中,在心房和心室收缩期运动最强,短时的收缩末期的静息期之后紧跟着持续的心室充盈期,心室充盈在舒张中晚期运动逐渐减慢,为了图像重建的时相与心脏运动准确匹配,必须使用心电图(ECG)与CT扫描同步装置,也就是心电门控,可以根据需要在心脏搏动的任意时相进行扫描或者在任意时相进行图像的重建。
心率为60次/分时,心脏舒张静息期持续时间大约毫秒,心率为90次/分时,持续时间大约毫秒,而收缩末期静息期持续时间大约~毫秒,持续时间随着心率的加快略有降低。
多层螺旋CT进行心脏检查时,心脏扫描或重建时间窗通常选取心动周期的舒张静息期。然而,随着CT心脏检查时间分辨率的进一步提高,获得收缩静息期的高质量重建图像已经成为可能。目前世界上单扇区重建时间分辨率最高的FroceCT的时间分辨率为66毫秒,在收缩末期静息期和舒张末静息期均可以获得较好的图像。除了舒张期静息期和收缩末静息期外,其他期相要获得无运动伪影的图像至少需要大约50毫秒的时间分辨率。
医学影像科高永阳
关于冠状动脉CTA你知道多少?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时提高存活率和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临床长久以来冠脉造影DSA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原因在于它能够清楚地显示心脏冠状动脉粥样硬造成的管腔狭窄,但此种检查是一种有创检查,风险较冠脉CTA略高。随多层螺旋CT的应用,其快速扫描和强大的后期处理功能,实现了冠脉动脉二维和三维成像,而且是无创性技术,因此得到了临床的肯定。冠脉CTA就是利用螺旋CT扫描经静脉注射造影剂后再经过计算机处理重建得出的心脏冠状动脉成像的一种成像方法。
冠脉CTA的适应症
1.易患冠状动脉疾病的高危人群,如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有冠脉疾病家庭史及烟等危险因素者。
2.运动心电图检查出现异常。
3.不明原因胸闷、胸痛、心前区不适等。
4.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但不愿意或不适宜行传统DSA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的定期随访患者。
5.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手术搭桥术后定期复查,包括冠状动脉搭桥术后。
及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观察其是否通畅或者是否存在再狭窄等情况。
6.可以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常规检查。
7.体检,可以观察到冠状动脉是否存在斑块以及狭窄、是否存在冠状动脉异常(包括走行、起源、结构异常等)。
8.术前检查,由于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具有强大的后处理功能,能将冠状动脉及心脏三维重建,所以也是术前检查一项重要的项目(心脏外科术前、血管病外科术前)。
禁忌证
1.心率过快且B体阻滞剂禁用者。
64排层CT需要控制在70次/min以下为佳。
2.心律不齐。CTA需要扫描病人进行心电监控,稳记录病人的电心图能清晰分辨QRS波是成功的冠脉采集的先决条件,对心律不齐(RR间期不等)、有频发早搏及房颤的患者,将不能采集到稳定的收缩期及舒期心脏图像而不能进行冠脉重建。
3.不能自主呼吸者。呼吸运动伪影是冠脉CTA检查不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患者必须意识神志清楚,确保呼吸与扫描的良好配合。我院层CT的闭气时间一般为9-15s
4.碘剂过敏。既往有碘剂过者不宜行CTA
5.失代偿性心功能不全、严重肝肾功能全者及甲亢患者。
冠脉CTA的优点
1.与传统冠脉造影DSA相比,冠脉CTA对于冠脉开口变异,能很好的显示血管的开口情况。
2.冠脉CTA能很好的确定冠脉块的性质,而冠脉造影确定斑块性质困难。
3.冠脉CTA能显示冠脉以外的病变如肌桥、肿瘤等,而冠脉造影则显示困难。
4.对心脏和大血管解剖结构的显示优良,冠脉CTA可对冠脉进行任意角度观察,充分显示病变。
5.冠脉CTA危险性小、程序简单、不住院病人容易接受、患者所受的创伤少。
6.冠脉CTA于支架及塔桥术后复查,优势明显。
7.检查费用相低廉,仅为传统冠脉造影的1/4~13,容易人们所接受。
冠脉CTA的缺点
1.冠脉CTA的辐射剂量转大。很多研究表明一次冠脉CTA扫描的辐射剂量可达到冠脉造影的3-5倍,因此不能频繁检查。
2.冠脉CTA的成像分辨率仍然低,目前一般是0.3mm一层,很多小血管和小病变的情况根本无法显示,冠脉的细节信息丢失很多。
3.冠脉CTA的扫描速度仍然不够快。目前主要靠心电门控技术来完成,患者有心动过速、心律不齐时成像质量将明显降低甚至无法处理图像。
4.容易到冠脉钙或冠脉支架伪影的影响。冠脉CTA时冠脉内造影剂的度其实是很低的(静脉注射后不断被血液稀释),因此在射线照射时容易被钙仕和金属支架影响,会造成局CT值与钙或支架有明显差异,因此显影不会到影响。
5.冠脉CTA检查得到的是静态图像,无法反映出冠脉内血液流动的速度,层流等情况。甚至遇到一个病人冠脉CTA看起来冠脉狭窄并不严重,但冠脉造影时发现有一支冠脉全闭,但由于造影剂经过侧支循环迎流至闭塞段而造成了血管仍然通畅的假象。
医学影像科刘妮
来源:医院
编辑:韩非
审核:张朝清
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anjiz.com/gbfl/8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