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造影

慢病人群运动方式的选择


慢病管理

Chronicdiseasemanagement

慢病人群运动方式的选择

(WHO)调查显示:年全世界有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约占总死亡人数的1/4,目前我国有1亿多人患有各种各样的心血管疾病。

一、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运动方式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全球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显示:年全世界有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约占总死亡人数的1/4,目前我国有1亿多人患有各种各样的心血管疾病。我国因高血压、脑血栓、冠心病、脑溢血、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而死亡的人数多达多万,也就是说,平均每13秒就会有一人因心脑血管疾病的爆发而离开这个世界,而且心脑血管的发病率日趋年轻化,有一半以上的患者处在35—45岁的壮年时期。

高血压

症状:发病隐蔽病情发展缓慢,可达10—20年,早期表现为,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疲劳,情绪波动,或体力劳动后,血压暂时性升高。

危险因素:

不可控因素:遗传、年龄、种族差异

可控因素:胰岛素抵抗、肥胖、饮食中盐摄入过量、活动少、精神紧张。

运动方式:

适当的运动可以降低和防治高血压的作用,对于高血压患者宜采用中低强度的耐力性运动,如快走以每小时6公里的速度,或匀速蹬功率自行车30—45分钟等。

冠心病

冠心病也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又称为缺血性心脏病,是因冠状动脉硬化造成官腔狭窄或阻塞,一般说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可称为冠心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不可控因素:遗传近亲患病率较无此情况的家族提高5倍,性别男性多发男女比例2:1,年龄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多发。

可控因素:吸烟,比不吸烟者高2-6倍,高血压患者比正常人高4倍,胆固醇含量,肥胖,常进食高脂肪食物。

运动方式:在一定强度范围内,体育锻炼与冠心病危险之间成负相关,但这种相关关系一定是一种剂量的反应关系,中等强度的运动优于小强度和大强度的运动。

可能机制:经常运动引起高密度脂蛋白增加的改变、运动以某种形式降低了心肌需氧量,使之不超过冠状动脉供氧能力防止心肌缺血的发生。心肌收缩性能的改善,降低了心肌中激素儿茶酚胺。

中风

脑梗塞:由于血栓在脑血管中形成引起。

脑溢血:由于颅内脑动脉破裂出血,积聚在血管外的血液,对脆弱脑组织施加压力,使脑的功能改变。

运动与中风之间成负相关关系随运动水平的增加,中风的危险下降,中等强度的运动可显著减少中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改善心脑血管功能的健身方案

运动方式

(1)步行

(2)跑步

(3)功率自行车

(4)游泳

(5)登山

(6)划船

(7)有氧健身操

(8)力量训练

(9)中低强度耐力训练

运动频率和时间

大量研究表明,适宜的运动频率是每周3-5次

运动持续时间

研究表明,每天20-30分钟的运动是引起心血管机能改善的适宜量。

运动强度

这是运动处方中最重要的因素,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适宜的运动强度为中等运动强度(60%最大摄氧量,或者说运动中微微喘,气但是不会说不出话。)

二、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式

糖尿病是多种病因引起的代谢紊乱,其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造成多种器官的慢性损伤功能障碍和衰竭。

分类: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胰岛素非依赖型糖尿病

症状:“三多一少”

治疗:饮食调整、规律运动、药物控制

运动控制糖尿病的机理特征

(1)增强胰岛素分泌能力及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2)加强脂肪分解,改善脂类代谢

(3)有利于控制体重

(4)提高机体基础代谢

(5)增强自身免疫力

糖尿病患者的健身方案

运动方式

一般来说Ⅰ型糖尿病患者以散步、上下楼梯、健身操、太极拳、乒乓球、以及一些轻微的家务劳动等低强度运动为宜。

Ⅱ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者可进行慢跑、功率自行车、登山、力量训练、游泳等中等强度的运动方式。

运动频率和时间

运动应经常进行,每周至少三次,每日运动更好。每次至少20-30分钟,运动的前后需要做准备活动和恢复活动,一般来讲在饭后1-2小时参加运动。

运动强度

糖尿病人一般以60%最大摄氧量的中等强度为宜。

糖尿病运动疗法的适应范围

(1)肥胖的Ⅱ型糖尿病患者。

(2)血糖在11.1~16.7mmol/L之间的Ⅱ型糖尿病患者。

(3)Ⅰ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处于稳定期。

注:运动中加强指导和监督,保证运动的长期性,规律性和安全性。

三、骨质疏松的运动方式

骨质疏松是骨中矿物质随着年龄增高逐渐丧失,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细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及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

骨质疏松的分类:

Ⅰ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Ⅱ型老年性骨质疏松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疾病、药物等

特发性骨质疏松症:遗传等

临床症状

主要为疼痛,伸长缩短,驼背,骨折以及呼吸系统改变。

疼痛:久坐,长时间站立等保持固定姿势时加剧。

腰背部疼痛局限在棘突。

固定后或2-3周缓解,有别于恶性肿瘤等。

骨质疏松的运动健身方案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适度的中等强度运动,特别是各种力量训练,可以使血雌二醇,睾酮水平明显升高,从而刺激成骨细胞的增值,促进骨形成,使骨量和骨密度增加。

运动方式

(1)力量训练

(2)户外运动

(3)养生操

运动频率和时间

每周3-5次,每次时间在30-60分钟,锻炼依据个体主观感觉而定。

运动强度

开始运动锻炼的第一周一定是低强度的运动,之后逐渐增加,以次日不感到疲劳为准。

预防骨质疏松的原则

补钙

运动疗法

饮食疗法

对于老年人有效的治疗目的在于及早的恢复活动的功能。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anjiz.com/gbms/531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