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放置完支架1个多月,仍间断出现胸痛的症状。管床医生担心支架内发生再狭窄,便将这位心脏病患者收入院复查冠脉造影。结果,不但原来的心脏病支架没有问题,也没有发现冠状动脉痉挛或者其他血管狭窄病变。
那这名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胸痛的原因是什么呢?
仔细询问病史,这位患者心绞痛的症状典型,并不像心理因素、肋间神经痛等原因所致;完善平板运动试验(通过运动诱发心肌缺血,同时可以用心电图记录下来)也证实存在心肌缺血的心电图动态变化。
管床医生想到了一种可能——冠脉微血管病变!酌情调整改善冠脉微循环灌注和心肌能量代谢等药物之后,这位心脏病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控制。这也证实了医生的判断!那么这所谓的“冠脉微血管病变”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什么是冠脉微血管病变?
冠脉的循环系统包括:心外膜系统和传导动脉、前小动脉和小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和静脉。前小动脉和小动脉是冠脉微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俗的说,就是冠脉有大、小血管之分。冠脉微循环系统,也就是“小血管”,能占到冠脉循环系统的80%,对整个心肌的供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旦冠状动脉微血管出现病变,比如狭窄或者各种原因导致的供血不畅,心肌也会出现明显的缺血症状,比如反复心绞痛。临床上有一种叫做“X综合征”的疾病,它具有典型的心绞痛症状,运动平板试验阳性,心电图出现缺血的波形改变,可是冠状动脉造影却没有发现狭窄或是痉挛,这种疾病现在就考虑是冠脉微血管病变所致。
很多心脏病患者认为,冠脉狭窄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就可以“一清二楚”。其实不然,由于冠脉微循环多为<μm的血管,更多为μm左右,而冠状动脉造影往往只能发现大血管的狭窄病变,却不能显示小血管的问题。所以就出现了很多的开头的情况,患者造影显示未见明显狭窄,但仍间断出现心绞痛,给很多患者带来困扰。其实问题很有可能就出在“看不到”的微循环上。
二、为什么要重视冠脉微血管病变?又该如何发现?
有很多人觉得只要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大血管”没事就“高枕无忧”了。不是,有近三成的冠心病患者即使通过心脏病支架或是搭桥等方法处理了大血管病变,仍会出现心绞痛症状。如果放任微血管病变不管,不但心绞痛反复发作,降低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心肌长期处于缺血状态,最终可能引发心力衰竭。
确定对这类心脏病患者,最简单的办法可以进行平板运动试验来获取心肌缺血的证据。医院还开展了负荷超声心动图对诊断也有很大益处。除此以外,进行心肌核磁共振或是心肌核素显像检查也都可以对冠脉微血管病变的诊断提供帮助。当然,有一些冠脉介入新方法,比如测定冠脉微血管阻力指数也可以明确病变。
三、如何治疗冠脉微血管病变?
除了药物治疗以外,更需要冠心病患者积极的改善生活方式。冠脉微血管病变的发病除了血管结构的改变外,很大程度是受血管功能改变的影响。所以积极改善生活方式,调节血糖、血脂水平,控制血压,适当运动以及严格戒烟,都会对改善冠脉微循环的血管功能产生积极作用。当然,药物治疗对于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后效果不佳的患者也十分重要。随着医学的进步,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以及其他可以改善冠脉微循环以及心肌能量代谢的药物层出不穷,也为众多冠心病患者治疗冠脉微血管病变带来帮助。当然,这些治疗一定要寻求专业心脏病科医生的帮助,患者也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才能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更多精彩推荐,记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anjiz.com/gbtt/6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