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造影

三十多年从医路,他心之所向,ldquo


医院心内二科主任郑焕成来说,30多年的从医经历,见证了心内科医术的迅猛发展。郑焕成年,郑焕成正式成为一名心内科医生。对于一个怀揣救死扶伤理想的年轻人来说,当时的心内科医疗现状给了他重重一击:诊疗手段单一——医生对病情的诊断大多靠听诊器和心电图机;治疗手段贫乏——大多患者只能通过药物进行治疗,甚至连药物的种类也屈指可数。看着患者因疾病饱受痛苦,郑焕成迎难而上。他向很多前辈和专家请教,并不断实践,提高使用听诊器和心电图机的技能,以更准确地诊断病情。20世纪90年代,医学发展突飞猛进。这个时期,我国心血管学科的发展逐渐加速。年,郑焕成被选派到上海医院进修。这对于郑焕成的“医”路来说,影响深远。“这次进修使我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有了新的认识,眼界开阔不少。”郑焕成说。心之所向,“医”路向前。身处小城市,很难接触到最前沿的技术,但这阻挡不了郑焕成前进的脚步,他通过各种渠道汲取知识。

年以来,介入治疗逐渐走进心血管领域。郑焕成敏锐地察觉到,单凭听诊器、心电图机和药物诊疗心血管疾病的时代即将结束,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手段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巨变,遂开始搜集关于介入治疗等方面的资料。

“那个时候,心内科的发展很艰难。”郑焕成说,由于我市没有引进介入治疗措施,很多病情复杂或条件好的患者宁愿辗转奔波,到外地接受治疗。

年,医院心内二科经过3年的技术储备,开始开展介入治疗,并成功为一名患者实施了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手术。

对于第一例介入手术,郑焕成记忆犹新

年,一名70多岁的男性患者因反复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到该院就诊,被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力衰竭。

“按照过去的方法,该患者只能进行药物保守治疗。”郑焕成说,心脏的血液供应来自冠状动脉。冠状动脉主要包括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脉,如果出现严重狭窄和堵塞就会引起心脏功能下降,甚至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该患者左前降支95%狭窄、左回旋支和右冠脉70%狭窄,单纯的药物保守治疗不能解决问题。在专家的指导下,该患者左前降支被成功植入支架,术后效果非常好,心绞痛、心力衰竭等症状消失,生活质量明显提升。“现代医学不断发展,心内科也要与时俱进,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懈怠。”郑焕成说,医学是一门实践科学。医生要不断学习、实践,用理论学习推动临床实践,把新技术、新理念融入临床工作,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许昌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张炜华本期编辑:杨柳校审:马晓非内容来源:许昌报业传媒集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anjiz.com/gbtt/809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