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白癜风怎么治 http://m.39.net/pf/a_4762337.html编译:何宇欣,MD
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进展在女性中较晚发生,女性出现冠状动脉疾病(CAD)的时间比男性晚约10年。此外,尸检研究报告称,与男性不同,年轻女性的斑块侵蚀比斑块破裂更常见,这表明不同性别的CAD有不同的病理生理机制。血流储备分数(FFR)是一项评估缺血的标准生理指标。既往研究发现在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女性的FFR高于男性。由于斑块的组成和特征与心肌缺血存在独立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斑块特征的性别差异可能是FFR值性别差异的原因之一。此外,不同性别的心肌质量也会影响FFR值,因为它会影响冠状动脉血流量的总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高精度无创性成像工具,它可以提供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斑块负荷、成分、特征和心肌质量的各种测量。因此,来自CCTA的关于冠状动脉狭窄、斑块和心肌质量的综合信息可能可以解释心肌缺血的性别差异。
来自韩国、日本和中国的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研究,旨在评估冠状动脉管腔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心肌质量的性别差异及其生理意义。该研究在今年三月发表于JACC:Asia杂志。
研究人群汇集了来自3VFFRFRIENDS研究(NCT)和TsuchiuraKyodo医院的机构注册人群。患者(名女性和名男性)在包括有创FFR测量之前的90天内接受了CCTA。从CCTA图像分析最小管腔面积、斑块负荷百分比、全血管斑块体积、高危斑块特征和左心室重量。
在分析了条血管后,发现尽管男女之间冠状动脉直径狭窄的百分比相似(45.9%±18.9%vs46.1%±17.7%;P=0.),但是女性的FFR值高于男性(0.85±0.13vs0.82±0.14;P=0.)。女性中纤维脂肪斑块+坏死核心的成分(13.1%±16.9%vs21.2%±19.9%;P0.),低密度斑块发生率(12.7%vs24.5%;P0.)和正向重构发生率(33.8%vs45.5%;P;0.)的均低于男性。女性的血管、斑块和管腔体积显著小于男性(所有P0.),但在校正左心室重量后,这些参数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P0.10)。在调整了狭窄程度、斑块特征和左心室重量后,性别不是FFR值的独立预测因子。
总的来说,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如下:1)尽管血管造影提示的直径狭窄百分比相似,但是女性的FFR值高于男性;2)尽管最小管腔面积、斑块负荷百分比和平均斑块负荷百分比在男女之间相似,但女性的纤维脂肪斑块+坏死核心的成分、低密度斑块和正向重构的发生率较低,这表明女性在斑块特征上更有优势;3)在校正斑块特征和左心室质量后,性别不是影响FFR值的独立因素。
该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这是一项事后分析,因此不能排除选择偏倚的潜在影响。其次,FFR测量值异常的女性数量有限,因此可能缺乏发现性别造成的微小差异的能力。再者没有进行微血管功能的侵入性测量,没有收集关于心绞痛状态和身体表面积的信息。
参考文献:KimC,YangS,ZhangJ,etal.DifferencesinPlaqueCharacteristicsandMyocardialMass.JACC:Asia.(inPress).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anjiz.com/gbyy/10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