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治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hj_bjzkbdfyy/急诊室接到一位胸痛患者,心电图提示急性心梗,作为医生的你,会怎么办?
有经验的朋友都知道,当然是立刻行冠脉造影,尽早开通血管,越快越好。
然而,我这次收了一位急性心梗患者,治疗过程中,堵塞其生命通道的不是别人,也不是医疗条件,竟是她自己。
抢救室里的倔老太
这次的患者是一位老太太,既往犯过心梗,当年就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意造影,这次又心梗了,接诊的医生实在不放心,只能把她送进抢救室。
但是从进来的那一刻起,老太太就开始闹脾气了,嫌抢救室环境嘈杂,嫌家属不能陪护,拒绝吃药。
老太太的「思想工作」是做不下去了,只好叫来她的家属。原以为家属能帮着劝一劝老太太,没想到,他们也和老太太一样,不论我们怎么苦口婆心地劝,都不愿意做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这么一来二去,老太太终于发展成了急性ST段抬高型心梗(STEMI,心电图具有典型的ST段抬高的一类急性心肌梗死)。
了解此病的医生朋友都清楚,STEMI是冠心病最危重的情况了,应该用最快的时间去进行再灌注治疗,也就是采取办法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恢复心肌灌注,挽救缺血心肌,缩小梗死面积。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最新发布的指南要求,在心电图确诊了STEMI后,需在分钟内进行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可以说,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
而老太太和家属的不配合,正在一点点错失治疗的黄金时间,纵使医生心急如焚,也不能代替患者和家属做决定,只好压抑住内心的焦灼,苦口婆心地、用尽量平实的语言劝说患者。
但无论我们怎么劝,患者及其家属最终还是不同意做造影手术,无奈只好签字了,药物保守治疗。
到了第二天,家属终于想通了,要求做冠状动脉造影。可惜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患者的心肌已经受到了不可逆的损伤。
相同的病情,不同的「结局」
同样的病情,不同的家属,有时候结果会很不一样。有的家属知书达理能够抓住重点迅速做出正确决定,有的则不然,从而对后续的治疗决策产生不同的影响。在抢救室,面对各种突发的危及生命的重症,这种影响就尤为巨大。
我不禁想起另一个50岁的男病人,胸痛2小时来的,心电图提示下壁STEMI。
简单的药物治疗后,病人体征还平稳,但是症状没有改善。
我找到患者家属,告诉她:「他现在考虑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很大。」有的家属听完这话就哭得没法谈,有的甚至昏倒在地,我得看下情况再继续往下说。
还好,这位家属比较冷静,我马上接着说:「药物治疗我们已经都给了,他现在需要做一个急诊的冠状动脉造影,就是我们检查下他心脏的血管是不是被血栓堵住了,如果是的,我们想办法给他把血管打通,他可能就会好一些。如果不能及时打通血脉,他的心脏大面积坏死,就会越来越危险。我说的您明白吗?」
家属的眼圈红了,开始抹眼泪,但还是坚强地忍住没有哭出声来。她点点头说:「明……明白。」
我调整了一下语气,尽量平静地问她:「那您对冠状动脉造影怎么想?同意做吗?」
她迟疑了下,问道:「这检查危险吗?」
想到那些因为家属犹豫或者病人拒绝,拖过治疗最佳时间段的情况,我告诉家属:「检查肯定有风险,但是根据他的情况来看,不做的风险可能更大,有可能晚上都过不去……」
家属的哭声明显大了些,「这么严重……」她抽噎着,但还是说:「那……那我们做吧。」
我心里长舒了一口气,这位患者家属哭归哭,害怕归害怕,还是决策果断,跟她谈完造影的事情到签好字用时不超过5分钟。最后患者从确诊心梗到做完PCI,用时都不到两个小时。这位家属的果断和配合,为自己的家人争取了宝贵时间。
可见,有时候「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对患者同样适用。这些家属的态度和上述老太太不同。当然,他们最终的「结局」也截然不同。
写在最后
经常有人说,要促进医患之间的相互理解。作为一名医生,虽然确实要尽力去做,但医患之间身份不同,立场有别,有时可能很难真正理解对方的每一个想法和举动。
医生有时不明白家属的逡巡、犹豫和固执,不明白病人的患得患失、恐惧,患者和家属也常常不懂医生每句话后面蕴含的凝聚着生死教训和生命智慧的医学知识。
就像上述老太太及其家属,我们不懂他们为什么固执地不听医生的建议,他们也很难理解医生的焦急和无奈。
但是,在无数类似的危急时刻,在与死神赛跑的时刻,你们只需记住一点,「我们想救你」,就足够了。
因为我们,是医生。
本文内容节选自「协和八」撰写的《医生你好》,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授权,责任编辑杨媛、单人加整理发布。
在这本《医生你好》中,我们发现了许多或者令人捧腹、或者令人深思的好内容,包括:
1.从蛛丝马迹中努力还原的医学真相;
2.生死救护背后的爱恨博弈;
3.医生的夜班故事和护士故事;
4.……
你可以通过书中的故事,看到最真实的协和人和他们眼中的世界。现在,只要点击「阅读原文」,参与活动,就有机会获得这本图书。
参考文献:
[1]Steg,P.G.,James,S.K.,Atar,D.,Badano,L.P.,Bl?mstromlundqvist,C.,Borger,M.A.,etal.().Escguidelinesforthemanagementof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inpatientspresentingwithst-segmentelevation.RevistaEspanolaDeCardiologia,66(1),5.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anjiz.com/gbyy/6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