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手足癣医院好不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593378.html“护士护士,你快看,我身上的印记是怎么回事?”,刚刚拔除气管插管的张先生问道,“你不记得了吗?这是挽救你生命的印记……”
命悬一线,11次电除颤
铃铃铃……3月12日上午11:27,内科重症医学科响起急促的电话铃声,“是内ICU吗?快!!!马上转入一位紧急抢救患者,做好抢救准备!”挂断电话后,随即响起了敲门声,打开电动门,只见转运平车上护士正在为患者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患者当时神志昏迷、全身紫绀,我们立即交接好患者,连接心电监护后发现患者毫无生命体征,心跳停止、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触及大动脉无搏动,继续行胸外心脏按压术,协助医师在无菌条件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特殊方法气管插管术、呼吸机辅助呼吸、建立多条静脉通路、抢救用药、维持循环稳定、紧急抽血化验等一系列抢救措施,大家密切合作、分工抢救。
11:36分心电监护上出现了心率,患者恢复知觉,紧接着,一名护士喊道,“病人室颤了,快!准备除颤!!!”。刘卫超医师打开除颤仪,“马上除颤,请大家离开!”,除颤后持续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予以利多卡因、胺碘酮、多巴胺改善心率维持血压……,可是,患者出现连续频繁室颤,每个人的目光都紧锁住心电监护的波形变化,一旦发现异常,马上拿起除颤仪,除颤板仿佛是上满了强劲动力的发条,持续对抗随时夺走患者生命的交感电风暴,紧跟着第9次除颤,J继续除颤,所有人请远离!第10次除颤,J准备除颤,请所有人远离!第11次除颤,J准备除颤,请大家远离!终于,11次的电击除颤,心电监护仪上出现了自主心率波形。
历经34分钟,重症医学科、心脏介入科牵头的多学科带头人共同努力,一系列高级生命技术支持齐上阵,医护人员上演了一场生与死的巅峰对决!
刻不容缓,时间就是生命
绿色通道的特点就是快!患者各种监测指标结果显示均不正常,时间就是生命,马上溶栓!短短数分钟护士们为其建立了8个静脉通路。溶栓后,病人生命体征逐渐转为平稳,这个时候心脏介入科杨斌主任当机立断,建议去介入室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查找病因,对症施治。13:10分充分做好术前评估及转运准备,将转运途中的风险降到最低,刻不容缓,时间就是生命,护士张楠楠协助杨斌主任快速前往介入室为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上台之后冠状造影前再次出现两次室颤,电除颤成功,术中置入支架一枚。
手术成功,祸不单行!
14:12分患者手术完毕安全返回ICU病房,还没来得及松口气,接着“再次室颤……”“所有人请让开!J准备除颤……”,又一次开始了与“死神”的赛跑,3分钟一次、2分钟一次、到后来的1分钟一次,又经过7次电除颤,将患者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一波三折!患者出现并发症
经过反复的抢救,患者的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出现了严重消化系统并发症,口腔内涌出来大量咖啡色胃内容物,插管!引流!ICU护士以熟练技术在不足一分钟之内快速为患者置入胃管同时进行胃肠减压,只见大量的鲜血涌入负压引流器内,固定导管、清洁口周,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ICU的医护人员们又开始了与“血”的较量。抽备血、建立静脉通路、输注血小板、冷沉淀凝血因子、输注红细胞、补充血容量、维持血压、应用抗凝药物,纠正并发症……。
转危为安,拯救生命!
经过大家的齐心协力,患者病情暂时稳定了下来,但是各种并发症正在“虎视眈眈”地围着他,接下来,后续的治疗和护理尤为重要,以郭静护士长为首的护理团队,严格遵照医嘱,部署下一步的护理计划,对人员值班、床旁交接、心电监护监测、警惕室颤再次出现,多种重点药物剂量的把控、更换与观察、气囊管理、VAP预防措施,气道管理等情况进行千叮咛万嘱咐。
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患者不负众望,3月13日上午奇迹出现了——患者意识好转,自主动作也越来越多,还向护士示意说自己口渴……这些表现让大家非常惊奇又欣慰,惊奇的是仅仅24小时,这位52岁的患者由生命体征全无到转危为安,欣慰的是大家的努力没有白白付出,病房里每个人都洋溢着笑脸,大家相互击掌欢呼,并相互转告——“9床清醒了!9床清醒了”!在高兴的同时,护士们还细心鼓励他:“好好配合呼吸机呼吸,不要急躁,争取早日拔管!”病人也非常“争气”,各项检查指标慢慢趋于正常,一切向良好的预期发展,3月16日10:11分停机!拔管!患者迎来生命的重生。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后看到自己布满电击痕迹的胸膛,于是出现了开篇的那一幕……,他清醒后的第一个动作就是紧紧地握住医护人员的双手,用沙哑的声音不停地说着“谢谢!谢谢!谢谢!”3月17日,患者顺利转入心脏介入科继续治疗。
“生命相托,永不言弃”不仅是医护人员的职业信条,也是每个躬身救治一线、守护患者健康的医护团队的真实写照。正是这种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对医术精益求精的追求,对生命永不言弃的大爱,一次又一次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通讯员:内科重症医学科康玉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anjiz.com/gbyy/7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