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几篇文章已经详述因多为无人岛和暗礁、管控力度不足,西沙群岛的南部和东部海域经常成为越南渔民和菲律宾渔民盗捕偷渔猖獗之地。在这一地区,有两个岛礁是中国维护渔权的主战场,一个是嵩焘滩,另一个是湛涵滩,这两个岛不仅名字特别,而且形状也非常独特,一个被称为“仙桌岛”,另一个被称作“平顶山岛”。这两个岛均官方将其归属于西沙群岛,位置上都在西沙的南面。
嵩焘滩和湛涵滩在南海中的位置西沙群岛中的嵩焘滩和湛涵滩
湛涵滩实际上属于东岛群礁,该礁和东岛同在一个礁盘之上,只不过礁盘发育不全、比较离散。如下面的示意图,湛涵滩位于东岛群礁的东南端,实际上也是西沙群岛的最东南端,只不过湛涵滩是一个水下暗礁,没有露出水面的陆地,官方地图一般也不进行标示。湛涵滩实际上由三块呈品字形的浅礁组成,形似三角形的桌子,更像是一个八仙桌,海南渔民对其俗称是“八仙郎”,英文名也是对海南话中“八仙廊”这个名字的音译。湛涵这个名字又是从英文音译而来。湛涵滩在落潮时会有部分礁石露出海面,因此完全意义上不算是暗礁。湛涵滩东侧和南侧数里之外便是米的深海,靠近南海国际航道,因该礁为无人礁,经常有菲律宾渔民趁中国休渔期前来偷渔盗捕。
湛涵滩示意图嵩焘滩在南海中的位置
与湛涵滩不同,嵩焘滩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水下暗礁,而且这个暗礁暗的比较厉害,最浅处距离水面也有二十多米。但同样嵩焘滩的外形也是怪异,这个暗礁是一个海底平顶山,顶部平坦无起伏,像被削过一样。嵩焘滩之名源自中国第一位驻外大使,也是中国第一位驻英大使郭嵩焘。他是清末官场第一个主张融入西方世界和学习西方外交礼仪之人,他也被英国人称为“东方最有教养之人”。他所写名著《使西纪程》中明确承认了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属于清朝。嵩焘滩之名也是为了纪念这一功绩。毕竟他作为中国第一个外交官,从外交层面承认了中国无可争辩的南海主权。
清代郭嵩焘像郭嵩焘及其《使西纪程》一书郭嵩焘纪念馆嵩焘滩和湛涵滩的位置示意图
如上图所示,嵩焘滩处于永兴岛的正南方,是永兴岛前往南沙的中途,该礁也是西沙群岛距离南沙群岛最近的水下暗礁。嵩焘滩常年在水下二十多米,它就是一座海底平顶山峰,该礁附近海水深度变化非常迅速,其南侧水深已经达到多米,因此嵩焘滩浮游生物多,渔业资源异常丰富。海南渔民对它的称呼就是象耳螺滩,这个岛礁上的象耳螺和龙虾非常多。因此越南方面一支觊觎这里的渔获。双方渔民因捕鱼在此爆发过多次激烈冲突。随着我国在中建岛监控设施搭建完善,及巡逻力度加强,越南渔民在嵩焘滩出现的频率已经下降,但是每逢中国的休渔期,他们就会卷土重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anjiz.com/gbzz/10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