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体检中,很多老年人都被检测报告“通知”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症。有资料显示,我国50~60岁的中老年人中,有77%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60~70岁的老年人中,这一比例增至87%。
为什么动脉粥样硬化症在老年人群中如此高发?其实导致动脉硬化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血管自身的衰老所造成的,这也是无法避免的危险因素。其次,动脉硬化的发病与我们的日常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也有着很大的关系,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都有可能会导致人体出现动脉硬化。
50岁以上警惕动脉硬化、冠心病的发生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组动脉硬化的血管病中常见的最重要的一种,其特点是受累动脉病变从内膜开始。一般先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出血及血栓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及钙质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的逐渐蜕变和钙化,病变常累及弹性及大中等肌性动脉,一旦发展到足以阻塞动脉腔,则该动脉所供应的组织或器官将缺血或坏死。由于在动脉内膜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则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冠状动脉是供应心脏血液的动脉,冠心病即是因冠状动脉管壁形成粥样斑块造成血管腔狭窄,而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引发的心脏病变。
专家给出的8条饮食建议,应收藏!
患动脉硬化症与冠心病的老年人的饮食调控原则是:降低膳食中的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量;适当增加单不饱和脂肪酸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控制总能量、总脂肪的摄入量;尽量避免反式脂肪酸。同时,还要每天进行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
应该特别强调以下8点:
保持健康体重
摄入的热量必须与消耗的能量相平衡,老人体重宜在标准体重范围内的高限。如果超重或肥胖,除要增加体力活动,加强能量消耗外,重要的是要减少膳食中的热量摄入。
减少膳食中的脂肪量
每次进餐要严格控制肉类食物。畜肉的脂肪、饱和脂肪酸、胆固醇含量高,每周吃猪肉、牛肉、羊肉最好不超过3次。吃鸡肉,不宜吃鸡皮,因为鸡皮所含脂肪也高。
不食或少食奶油与甜食
奶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洋快餐与许多加工食品中的人造奶油,对心血管的危害胜过饱和脂肪酸,老人都应尽量少吃或不吃。老人还要避免吃白糖、砂糖等精制糖,应慎吃甜食与远离含糖饮料。
少吃加工肉制品
国外不少研究表明,经常吃市售的香肠、火腿等加工肉制品对健康不利。瑞典卡罗琳医学院的一项研究指出,男性即使每天吃一两片火腿(约50克),也会使心脏衰竭发生的几率上升,且增加心脏衰竭的死亡率。
控制膳食中的摄盐量
每日盐的摄入量不应超过5克,血压高的老人不宜超过3克。要避免吃咸鱼、咸肉、咸菜等咸食。
多吃蔬菜、水果与薯类食物
蔬菜、水果与薯类食物富含膳食纤维,摄入高纤维素食可增加排便量,能使肠道中的胆固醇及时排出,从而起到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的作用。多吃果蔬类食物还有益于增加叶酸、B族维生素、维生素C的摄入。
膳食以谷类为主
一般来讲,如果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老人每日谷物主食的摄入量可为克~克,要粗细搭配。不应过多摄食精米精面,应尽量多吃些粗杂粮,因为粗杂粮含有丰富的矿物质与B族维生素,还富含膳食纤维,能防止老人常有的习惯性便秘。
宜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
患者最好每天吃4~5餐,每餐吃八分饱,也可在三餐之间吃些零食。切忌暴饮暴食,暴饮暴食易引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有人总结例心绞痛患者病史,其中33例由“吃得多”而诱发,占30.3%。
猜你还想看;
冠心病患者到底能不能喝茶?来讲讲茶和冠心病的那些事儿
为什么心脏支架术后,仍有心绞痛?不排除这4个因素
心脏支架术后做好这4点才能保证心脏长治久安,并不仅仅是吃药
霞儿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医生拉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anjiz.com/gbzz/3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