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造影

PCReCourse重磅时刻


医院心内科李晨光

基于压力微导管的阻力恒定期比率(cRR)与瞬时无波形比率(iwFR)的一致性研究

法国巴黎当地时间6月25日16时,在PCR-Cours会议上,医院李晨光教授代表SUPREME研究者团队发布的基于压力微导管的cRR与iwFR一致性研究结果证实,cRR和iwFR在数值上等效,提示cRR与iwFR在用于临床缺血判断的效力是相同的。这种等效性增强了我们对基于cRR研究的信心。

该研究来自于SUPREME研究的亚组分析,SUPREME研究由葛均波院士发起,共纳入来自国内四个中心(医院、医院、医院、医院)的例患者,旨在对比创新产品压力微导管TruPhysio?与传统压力导丝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中的一致性,研究初步结果已于美国ACC会议公布。

研究背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治疗阻塞性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PCI的适应证大部分基于冠状动脉造影、或腔内影像学(血管内超声或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手段,然而冠脉造影或者腔内影像学技术仅能对病变的解剖学特征进行评价,无法客观和精确地评价病变与下游心肌缺血之间的关系。

近十余年来,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逐渐成为公认的病变功能学评价指标。以FFR指导的治疗策略被证实安全、经济,并能改善患者预后。

FFR定义为心外膜狭窄冠状动脉提供给支配区域心肌的最大血流量,与同支冠状动脉正常时提供给心肌的最大血流量的比值。从解剖学来看,冠状动脉循环由心外膜冠状动脉和心肌内微循环血管组成。正常状态下,血管内压力保持恒定,心肌血流量与灌注压呈正比,而与心肌内微循环阻力呈反比;在临床采用血管扩张剂、诱发心肌微循环最大程度充血状态下,可以近似认为心肌血流量仅受灌注压的影响。

因而,基于上述冠状动脉循环的解剖和功能调节原理,在最大程度充血状态下,术者通过压力导丝在病变远端测得平均压(Pd),并与冠脉口部主动脉平均压(Pa)相比,实现传统的FFR测量。此时Pd与Pa二者比值即为FFR的数值。

然而,目前FFR在世界范围的实践并未普及。这一现状囿于多种原因:传统的扩张血管药物如腺苷、ATP的使用存在诸多禁忌,并且不少情况下会给病患带来不适;传统压力导丝的操控性、通过性与普通工作导丝相比有较大差距,通过复杂病变存在较大难度,而在连续回撤时容易丢失导丝位置,且重复性较低。

因而近年来,以iwFR(instantanouswav-frratio)为代表的非诱导充血性压力指数(NHPR)迅速出现。与FFR不同,NHPR基于静息态下整个心动周期Pd和Pa比值的最低点、或部分舒张期内冠脉微循环血流无波动的阶段Pd和Pa的比值,因而无需应用腺苷等药物使微循环达到最大充血。近年来的DEFINE-FLAIR和iFR-SWEDEHEART大型临床研究,更直接证明:与接受FFR指导的冠脉血运重建相比,由iwFR指导的冠脉血运重建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一年期无显著差异。

在OCC刚刚公布的SUPREME研究中,由我国自主研发的TruPhysio压力微导管(0.‘’)通过微导管的形式有效补充了传统压力导丝(0.‘’)在临床应用中的诸多缺陷,并且可以更加稳定地进行回撤测压。而与压力导丝的对照研究中,TruPhysio压力微导管更是显示出:其不仅FFR测量结果与压力导丝高度一致,而且显著漂移发生率远低于压力导丝。

在此基础上,研究者与工程师团队进一步探索并开发了基于压力微导管系统的一种新型NHPR,即cRR(ConstantRsistancRatio)。利用SUPREME研究数据进一步分析时,研究者团队发现:cRR与目前已成熟使用的iwFR获得高度一致的结果。该研究结果通过在线课程方式,于今年的欧洲血运重建大会(PCR-Cours)上公布。

研究设计

本研究为回顾性多中心研究,旨在确认cRR与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推广并广泛使用的iwFR是否保持一致。两者分别来自于SUPREME研究中,86例患者的87支血管利用压力微导管测得的原始波形数据。

患者入选标准为:18-75岁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冠脉造影中参照血管直径≥2.5mm、并经冠脉造影证实狭窄程度为30~70%的冠脉原发病变;在进行FFR测量过程中至少保存20个以上的静息心动周期;测量过程中压力漂移在临床接受范围(-0.03~+0.03);排除临床确诊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左主干病变、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左室射血分数<30%等的患者,同时剔除测压过程中压力合并心室化或者受到影响的病例。

研究结果

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显示:在诊断准确性方面,以0.89作为临界值(经DEFINE-FLAIR和iFR-SWEDEHEART验证),与iwFR相比,cRR的诊断准确性为97%。

在Bland-Altman分析中回顾这两个指标之间的偏差时,两者之间的平均偏差几乎为零(-0.,95%CI:-0.至0.3);Parson相关性分析及Passing-Bablok回归分析提示两者具有良好的吻合性,其中Parson相关系数为0.;Passing-Bablok回归中斜率为1,截距为0。

而受试者工作特性(ROC)分析提示,以iwFR≤0.89作为截止值,ROC曲线下cRR面积(AUC)为0.。如果以同一术中记录的相应FFR波形作为参考,并使用FFR≤0.80作为阳性判断依据,则cRR的AUC和iwFR的AUC近乎一致:cRR的AUC为0.,iwFR的AUC为0.,两者无统计学差异。

研究结论

基于上述探讨,研究证明cRR和iwFR在数值上是等效的,因此cRR与iwFR在用于临床缺血判断的效力是相同的。这种等效性增强了我们对基于cRR的研究的信心。但这一基于87个样本的研究仅仅是初步探索,尚待大数据集进行进一步的验证。

未来,研究者将进一步探讨如何采用基于压力微导管系统的cRR进行功能学评估,缩短手术程序的时间,减少其成本和资源消耗;更重要的方面是,研究者将继续研究cRR这一非诱导充血性压力指数的预后意义,从而更好地传递功能学指导PCI的价值,最终造福病患。

专家简介

李晨光,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及心血管病学基金会博士后,现工作于医院心内科,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治工作,研究领域为急性心肌梗死以及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诊疗、冠状动脉腔内影像及功能生理学评价;共发表SCI及国内核心期刊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科研课题共5项,以主要人员参与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国家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制等多项课题。

同时担任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副秘书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腔内影像及生理学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青委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心血管内科专业青委委员,医院学会心血管影像专业委员会新技术开发应用学组委员,中国医学创新联盟专家委员,教育部心血管介入治疗技术与器械工程研究中心主要成员。

推荐阅读压轴亮点丨冠脉计算生理学公布重磅数据,CITOnlin第一期收官-06-19挑战介入难题,指导临床实践——CIT-RESOLVE试验精解-06-20顶级大咖云相聚,介入领域论乾坤丨CITOnlin奉上开幕大餐!-06-18一个平台,四个会场,十期盛宴!CITOnlin徐波教授

你来介入!-06-14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anjiz.com/gbzz/690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