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造影

26岁男子突发心梗危在旦夕,DSA技术为


“血压/mmHg……”

“心率每分钟次……”

“从心电图检查和心肌标志物的检查来看,

是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医护人员迅速告知家属,

同时,报告胸痛中心,

启动流程,救治患者。

近日,医院急诊科医生谢健接诊了一位26岁的病人。

据病人自诉,自己从下午两点多就开始胸口疼,开始没当回事,后来越来越疼,觉得有些喘不过气来,就赶紧打了。

谢健立即给他做了心电图等相关检查,经查,这个年轻人被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并请心内二科主任李明生、心内一科医生杜立明前来会诊。

心内一、二科团队马上通知了放射介入科导管室,在放射介入团队的协助下,为患者进行了冠脉造影,并做好了急症PCI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准备。

21:52,手术开始,通过造影发现,病人出现病变的血管(左前降支)中段已经完全闭塞,远端根本看不到向前的血流(远端血流TIMI0级),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鉴于以上情况,心内一、二科团队考虑为患者进行PCI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在征得家属同意后,心内一、二科和放射介入团队联手为患者进行了手术。

22:10分,随着血流通过的影像出现在屏幕上,标志着病变血管的闭塞位置被打通了!

心内一、二科团队为患者放置了支架。术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进入急诊科病房继续治疗。

为什么如此年轻就出现了心梗呢?

据悉,这位患者刚刚参加工作,一直想努力证明自己,经常加班加点,力求工作精益求精。有一点纰漏就会自责不已,压力非常大。

同时,他还喜欢抽烟,尤其是晚上加班的时候。“他在家也那样,他那屋整天跟烧柴火似的……”家人对此也颇有微词。

急诊科主任鹿庆波副主任医师介绍说,随着社会发展,竞争不断加强,年轻人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出门汽车,上楼电梯”的状态,也让他们的体力劳动减少,“三高”及肥胖等患者越来越多;

再加上暴饮暴食、酗酒、抽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使得急性心梗的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

原来低于40岁的病人发病就比较少见了,现在30岁,甚至20岁的急性心梗患者都可以经常见到。

除了基本的保守治疗外,迅速、准确的找到病灶,解决病变部位也成为患者救治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

医院开展的DSA(血管造影数字减影技术)为患者的生命抢得“先机”,为他们的进一步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放射介入科主任宁连金表示,医院引进的飞利浦UNIQFD20大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在急诊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置、心脑血栓早期动脉溶栓、脑动静脉瘤等多种重症疾病中,给予患者“快、准、稳”的精确治疗;并医院进行合作,开展肿瘤、心脑血管介入治疗等多项新技术,让患者可以就近、及时地得到有效治疗。

目前,医院DSA各项工作已步入正轨,心血管疾病、脑神经疾病、外周血管疾病以及肿瘤等疾病治疗技术日趋成熟,极大的方便了患者就医,为患者提供了更加精确、便捷、优质的诊疗服务。

版权申明

图片文字原创

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并在开头标注作者来源

转载授权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anjiz.com/gbby/656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