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TCT学术年会上,医院徐波教授报告并之后刊登在JACC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在评价冠状动脉狭窄对血流的影响时,如果采用一种叫做定量血流分数(QFR)的指标,得到的结果与金标准手段冠脉血流储备分数(FFR)高度一致。而QFR技术使用更简单,在常规造影的同时就可完成,从数据传输到完成计算过程平均仅需4分钟左右,而且也不需要使用导丝和微血管扩张药物,因此更安全,费用更低。QFR技术目前是全球唯一同时获得中国NMPA、美国FDA和欧盟CE认证的影像计算FFR技术,同时也是目前我国首个且唯一上市的无耗材造影FFR技术。中国医学科学院医院徐波教授团队在JACC发表的FAVORIIChina研究针对的是血管狭窄程度在30%~90%、参考血管直径≥2mm的患者。南京医院学者在本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对于冠脉临界病变(40%~70%),与金标准冠脉血流储备分数相比,定量血流分数也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研究表明,定量血流分数还可了解靶血管形态学特征,推测靶血管病变的狭窄程度,为术者术中决策的制定提供更多信息。在该研究中,分析显示,定量血流分数与血管内超声测量的最小管腔面积呈中等程度正相关,与血管内超声测量的面积狭窄率呈较强负相关。相比定量血流分数0.8的冠脉造影临界病变,定量血流分数≤0.8的病变最小管腔面积更小,面积狭窄率更高。以最小管腔面积4mm2、面积狭窄率70%作为诊断血管显著狭窄病变的标准时,定量血流分数≤0.8的诊断一致性均较高,敏感度分别为32.4%和47.8%,特异度分别为96.0%和94.9%,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2.3%和84.6%,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9.0%和75.5%。该研究连续筛选南京医院年1月至年1月行冠脉造影的患者,纳入造影诊断冠脉临界病变(靶病变血管狭窄程度40%~70%)、并行血管内超声检查的患者57例,共62处病变。研究者使用定量血流分数测量系统对入选的冠脉病变进行分析,参照血管内超声测量的最小管腔面积及面积狭窄率结果,分析定量血流分数对冠脉造影临界病变中血管显著狭窄病变的诊断价值。来源:李梦寰,柳杨,何源,等.利用血管内超声结果验证定量血流分数对冠状动脉造影临界病变诊断价值的研究.中国循环杂志,,35:-.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F:FE8, F1:9D73F1E4, F2:4CA6DE6B, F3:54ED, T:, y:FED5DFAF }"href="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anjiz.com/gbby/6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