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造影

脑梗后1年又得心梗,抢救两次终丧命其实


大家都叫他大哥,因为他又大又壮,给人一种被人轻视的表情。把他当成大哥哥,他有一种独特的安全感。

医院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外表,还因为他刻板的性格。最重要的是他两次入院,间隔只有一年左右,不仅仅是因为一种病,第一次是脑梗,第二次是心梗,都是致命的疾病。

也许他还年轻。他很幸运。他病了两次。他活了下来,顺利出院。然而谁也没想到,他出院后,两年后就去世了。他躲过了两次抢劫,最后死去,年仅43岁。

为什么年纪轻轻就脑梗心梗?

大哥之所以能成为大哥,是因为他的朋友很广,这取决于他的三个爱好:抽烟喝酒打牌。当他有空的时候,他很少呆在家里,或者和朋友出去喝一杯或者一起打牌。虽然他有许多爱好,但这不是一个好习惯。所以,到了三十多岁,他就变得油腻大腹便便。他的家人劝他减肥,但他就是不喜欢运动。他白天坐着上班,下班后继续坐着喝酒打牌玩手机。

40岁的时候,他变成了一个大胖子,多斤,这个时候行动都很困难。

他发现脑梗也是意外。刚开始他觉得头晕,手指麻木,以为是颈椎病引起的。他也做过小针刀手术,但在准备手术时,测得他的血压高达/mmHg。血压这么高,手术肯定不行,医院检查。结果检查结果是脑梗。

这次因为症状较轻,脑梗也不是很严重。经降压、溶栓治疗后,出院。

出院时,医生给他开了四种药,分别是瑞舒伐他汀、阿司匹林、缬沙坦和氨氯地平。同时反复告诉他,他的高血压很危险,一定要先稳定血压,坚持服药,定期检查。

谁想,还没来得及复查,医院,这次是因为心梗。

他脑梗出院大概一年后,有一次和朋友打牌,上桌居然感觉不舒服。在冬天的天气里,他出了一身汗。一开始,我的朋友没有注意到。后来他脸色发白,头发湿漉漉的,就劝他回去休息。但他爬起来后,没走几步就倒在了地上。朋友立即拨打了。

救护车上,心电图显示是心梗,医生赶紧通知胸痛中心准备抢救。到医院后,患者被直接送到导管室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支架植入。幸好抢救及时,病人活了下来。

我以为上次脑梗会让他记起来,后来医生问了才知道他出院后不听医生的话。首先,他停用了他汀类药物和阿司匹林,大概持续了一个多月,也就是出院时医生开的量。之后降压药也是吃了停了。想到了就可以拿。想不到就拿不到。原来他的血压也没有控制好。他不仅没吃好药,而且从来不戒烟、不喝酒、不打牌。出院没多久,他就憋不住了,再次请朋友喝酒打牌。

他脑梗后能有今天的悲剧,一点都不奇怪。

如果脑梗没有引起他足够的重视,这次应该没事了!

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心梗出院后,他真的收敛了很多。至少,和朋友约会的次数少了。虽然他在家里喝一点酒,但他喝得很少。而且他也在慢慢尝试戒烟戒酒,也抽时间打牌运动。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他变好了,可以好好活着的时候,他突然死了!我甚至没有

逃过两劫仍丧命,他做错了什么?

错在擅自停药!

在外人看来,他的生活习惯改善了不少,这是他做的正确的一方面。可是,外人不知道的是,他还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就是擅自停药!

第二次心梗出院的时候,医生给他开的药除了他汀、阿司匹林、缬沙坦之外,还有氯吡格雷、倍他乐克,要求他坚持吃,半年后来复查。医院,检查结果都正常,他问医生能不能少吃点药,可医生告诉他这些药缺一不可,并且要求他一年后再来复查,到时候再看看能不能停用氯吡格雷。

可是回家后,他越想越不对劲,明明检查结果都正常,还要吃这么多药,现在自己把烟和酒都戒掉了,少吃点药也没什么问题吧?然后,他就真的停了好几种药。他觉得他汀伤肝肾,倍他乐克会影响性功能,氯吡格雷早停半年也没事,所以就只吃了缬沙坦和阿司匹林。

结果,停药不到1年,他就猝死。

心脑血管疾病必须坚持长期吃这几种药!

1.预防血栓的药物:无论心梗还是脑梗,若无禁忌,必须长期服用他汀和阿司匹林,他汀用于稳定和防治斑块,算是第一道防线,阿司匹林用于防止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算是第二道防线,二者缺一不可。对于心梗后第一年的患者,一般需要接受双抗治疗,除了阿司匹林,还需加用氯吡格雷。

2.降三高的药物:对于有三高症的患者,必须坚持长期规律服用降压药、降脂药和降糖药。

3.保护心脏的药物:主要针对于心梗后的患者,为了改善预后,保护心功能,一般还需要服用两类药物,一是普利或沙坦类药物,不仅用于降血压,还用于改善心肌重构;二是β受体阻滞剂,常用倍他乐克,用于降低心率,减轻心脏负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anjiz.com/gbby/994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