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许多人认为冬季是冠心病的高发季节,而忽视夏季冠心病复发的危险性。其实,夏天天气炎热血管扩张,温度升高造成心脏负担增加,冠心病发作导致心绞痛乃至心梗的并不少见。每年夏季,特别是天气闷热,空气中湿度升高时,常可见冠心病患者猝死的报道。
1.适当补水、多吃含有膳食纤维的食物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是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高危因素,夏季,这些危险因素很容易出现波动。建议患者在血压易波动时期,增加血压测量频率,便于及时调整用药,避免血压大起大落。血脂和血糖也会因气候、饮食的改变而出现波动,应严格加以控制,同时戒烟限酒。
其次,饮食要清淡,保证水分充足摄入。饮食清淡,多样化,保持人体酸碱平衡。炎夏时节,心血管病患者应多吃新鲜蔬菜,及豆类、奶类、蛋清、水果、蔬菜、海带、茶叶等碱性食物,利于软化血管,少吃动物脂肪和甜食,多吃鱼类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禁忌油腻或高脂食物,同时控制钠盐的摄入量。每天坚持喝奶,补充钙质。在睡前及清晨起后喝一杯凉开水,补充水分。勿暴饮冰水,短时间内用大量冰凉饮料易诱发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
2.注意防暑降温。
夏季要注意防暑降温,运动应适量,切忌在烈日下行走。运动要适量,不宜太长,避开6时~9时,该时段为冠心病高发期,因为经过一夜的睡眠,既没喝水又没活动,血液在血管里变得黏稠,血流速度变缓,容易诱发血栓的形成,如果勉强运动有可能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当出现天气闷热、空气中湿度较大时,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锻炼时间宜选择在黄昏后凉爽的时候,同时应避免从室外回来后,对着空调长时间直吹冷风,这样易使人体血管调节功能紊乱,而导致心血管患者发生意外,冠心病人在室外活动或劳动时应戴遮阳帽并备足水,防止因周围血管扩张、血容量不足而使得冠状动脉供血减少、心肌缺血而诱发心绞痛。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如果气温持续35度以上,湿度90%以上,尽量不要户外活动。
3.注意凉爽适度。
如果从炎热的室外回到室内,直接对着空调机等吹冷风,易使人体血管调节功能紊乱,而导致心血管患者发生意外。冷食或冷饮的食用也要适可而止。食用过量的冷食对于老年人和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是非常危险的,会反向性地引起血管痉挛,血压增高,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即便高温下,也不要贪凉。
4.合理作息,保持情绪稳定。
生活要有规律,保持乐观心态。保持生活规律、情绪稳定。特别是老年患者,往往夏季睡眠质量欠佳,如果晚间入睡较晚,早晨不宜过早起床,中午要适当休息,以补充睡眠不足。有研究表明,每日午睡半小时可使血压及心率曲线出现一个低谷,冠心病发病率减少1/3。所以,心脑血管病患者不妨养成午睡的好习惯。另外,让自己的思想平静下来,神清气和,精神愉悦,免除外界不良情绪的干扰,切不可“以热为热”,情绪失控,过度愤怒或紧张而诱发心血管疾病。
医院心内科祝所有冠心病患者平安、快乐地度过美妙多彩的夏天!
赞赏
长按治疗皮肤白癜风北京市中科医院好不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anjiz.com/gbfl/1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