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造影

院士谈心丨追忆全国首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12.29《心脏专列》第十五期院士谈心

目睹过战火纷飞的年代,经历过艰难的大学生涯,“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岁月匆匆,许多往事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褪色,可是陈灏珠院士为什么对年4月23日这一天记忆犹新呢?这一天对我国冠心病介入性诊断来说,有什么重大意义?本期“院士谈心”,我们将时钟拨回40多年,一起看看陈灏珠院士记忆深处的那些事儿。

50~60年代心脏内外科协同诊治疾病

上世纪50~60年代的时候,最常见的心脏疾病是有“穷人病”之称的风湿性心脏病,其次是先天性心脏病。当时,心脏内科医生就开始运用心导管检查,明确诊断一些心脏疾病,然后与心脏外科医生合作治疗疾病。比如说,风湿性二尖瓣狭窄通过外科手术扩大狭窄的瓣口,改善心脏和肺循环的血流动力学,或者切除损坏严重的二尖瓣,以人工二尖瓣进行替换。几年追赶,让我们国家对于瓣膜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水平与国际同步。

年开启我国冠心病介入性诊断先河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这不仅意味着中美两国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而且也促进国内外心脏内科医生的学术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发现,来访学者经常提到一个名词,叫做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那什么是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呢?就是将一根导管放到冠状动脉里面去,注射造影剂显示冠状动脉解剖走行及病变部位。但心内科医生比较普遍的想法是,冠心病在我们国家并不多见,而且有创的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并不一定受病人欢迎。

随着国内外医学代表团交流的深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得到了上海市卫生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之后找到陈灏医院领导,提出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经过1年多的努力,在病理科和放射科医生以医院医生的协作下,陈灏珠院士于年4月23日成功实施了国内首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此后该术式逐渐推广,促进了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发展,并开启了诊治冠心病的新纪元。

冠脉造影现已成为诊断冠心病“金标准”

回看当初,陈灏珠院士也无不感叹,当年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研究非常及时、正确。为什么这么说呢?尽管当年更多的是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较为少见,但是慢慢地我们发现冠心病越来越多,甚至呈现出如今“井喷式”的局面。今天,这种能够清晰显示冠状动脉内部病变情况的造影手术,已成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往期回顾

院士谈心|建国初的蓬勃发展——奠定中国现代心血管病学地基

院士谈心|读过的岁月时光,见证的心血管病学史——陈灏珠院士来谈

院士谈心|临床试验是医学进步的阶梯

对CTO来说,年是一个时代的转折点

院士谈心丨胆固醇水平应“返老还童”?

葛均波:心房颤动的出路在何方?

院士谈心|我心中的心脏康复

赞赏

长按







































好口碑白癜风医院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anjiz.com/gbms/149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