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造影

浅谈冠心病危险因素及预防


概述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痉挛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或冠状动脉疾病,简称冠心病,归属为缺血性心脏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该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男性多于女性,以脑力劳动者居多,是工业发达国家的流行病,已成为欧美国家最多见的病种,近10余年该病发病率在我国也呈明显升高趋势。冠心病发病率一般以心肌梗死发病率为代表,有明显的地区和性别差异。

危险因素及预防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以美国Framingham研究为代表的流行病学研究已经确认了一系列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吸烟、血压和血清总胆固醇(TC)增高等,此后称之为“传统危险因素”。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人们对导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又有了新的认识,除解释了一些传统危险因素不能完全解释的冠心病发病机制问题外,还被用于冠心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血脂有关成分、代谢相关因子、炎症相关因子、基因多态性和心理因素等被称为“新危险因素”。

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以下几点:

1.高血压

大量研究表明,高血压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无论收缩压还是舒张压的升高均会增加冠心病的发生风险。

2.血脂异常

高胆固醇(TC)血症、高甘油三酯(TG)血症与冠心病的发病均存在关联。血胆固醇分为不同组分,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心血管疾病发生呈正相关,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与心血管疾病发生呈负相关。

3.糖尿病

糖尿病是冠心病发病的高危因素。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易发冠心病。

4.肥胖和超重

肥胖在冠心病危险因素中的作用是被逐步发现的。超重可增加冠心病发生风险,向心性肥胖更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实际上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增加不仅限于与重度肥胖有关,在“正常体重”范围上限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就开始增加,随着体重的增加,危险逐步增大。

5.吸烟

吸烟作为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已经达成基本共识。冠心病发生风险与每天吸烟量以及烟龄长短有关。

6.不良饮食习惯

不良饮食习惯包括过量的热量摄入导致的超重和肥胖,过多的胆固醇摄入引起血脂紊乱,过多的盐摄入导致血压不稳等。

7.心理社会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包括环境应激源和个性特征模式两方面。危险因素可能包括了社会环境、工作状况、个人情绪反应以及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全面改善这些危险因素可能会提高治疗效果。

8.遗传因素

家族性高脂血症中载脂蛋白基因多态性对血脂水平的影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多态性对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反应过程等,均可能对冠心病的发病及治疗过程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8(6):19-.

[2]孙丽娜.早发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分析及冠脉病变特点研究[J].安徽医药,,18(4):-.









































北京中科白殿疯在哪里
中科白癜风恢复美丽黄皮肤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anjiz.com/gbms/166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