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特点
心肌全层或大部梗死
ST段抬高
T波倒置
病理性Q波
坏死累及室壁内层
ST段压低
T波变化
无Q形成
临床表现:
最早出现的症状:心绞痛
突出表现:显著而持久疼痛+硝酸甘油无效
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最常见
全身症状如发热、心动过速等
心源性休克
心力衰竭
心电图特征性表现
1.ST段弓背向上抬高
2.宽而深的Q波
3.T波倒置
心电图的定位诊断(记住两个常考的)
下壁:Ⅱ、Ⅲ、aVF
广泛前壁:V1V2V3V4V5
心肌坏死标记物考点
升高最早的:肌红蛋白(2小时升高)
特异性最强的:肌钙蛋白(cTnI,cTnT)
标记物
升高
高峰
恢复
肌红蛋白
2小时内
12小时内
24-48小时
肌钙蛋白I
3-4小时后
11-24小时
7-10天
肌钙蛋白T
3-4小时后
24-48小时
10-14天
CK-MB
4小时内
16-24小时
3-4天
诊断:
典型的心绞痛+心电图表现+血清标记物指标
两者具其二可以诊断
并发症:
1.乳头肌功能失调(发生率最高)
2.乳头肌断裂
3.室壁瘤
4.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5.心脏破裂
6.栓塞
并发症:
1.乳头肌功能失调
心尖区出现收缩中晚期喀喇音和吹风样收缩期杂音
2.乳头肌断裂
杂音同上,然迅速发展为肺水肿
并发症:
3.室壁瘤
左室多见,查体左侧心界扩大
ST段持续性抬高
超声可见局限性心缘突出
4.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起病后数周数月出现心包炎、胸膜炎、肺炎
发热、胸痛等症状
5.心脏破裂
常发生于心室游离壁,心包压塞导致猝死
室间隔穿孔,出现胸骨左缘3-4肋间收缩期杂音
6.栓塞
左心室附壁血栓导致脑、肾、脾、四肢栓塞
记住几个关键知识点:
急性心肌梗死24小时内死亡最常见原因:心律失常
下壁心梗引起的心律失常最常见:房室传导阻滞
治疗:
治疗原则:尽快恢复心肌的血液灌注
解除疼痛首选:吗啡
并发室性期前收缩首选:利多卡因,无效选胺碘酮
并发室性心动过速首选:利多卡因,无效选胺碘酮
室颤、持续多形性室速:电复律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临时起搏器
如有疑问请咨询邓老师QQ/,邢老师QQ/,朱老师QQ/
赞赏
人赞赏
鐧界櫆椋庢不鐤楁渶濂藉尰闄㈢數璇?鍝鍖婚櫌鐧界櫆椋庤兘娌绘剤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anjiz.com/gbms/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