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造影

眩晕,脑血管疾病待排


73岁的老杨头,近一年来常出现眩晕,感觉眼前物体在旋转,但过一会又恢复正常。去医院就诊后,医生观察到患者眩晕明显,并存在持续的双向的眼震,建议留观。患者在留观过程中就出现头晕加重,反复呕吐,并有视物成双、一侧手指鼻不稳。急诊医生考虑为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经心脏冠状动脉CTA证实一侧椎动脉存在显著狭窄,立即给予血管内介入取栓,在狭窄处做支架治疗,2周后患者好转出院。

自我观察

眩晕是一种症状,许多疾病都可以引起眩晕。眩晕分为耳源性和非耳源性两种。眩晕及伴随的症状有两个特点:眩晕发作时耳鸣和听力减退明显,间隙期眩晕缓解或消失,耳鸣也随之改善或消失;眩晕发作程度与恶心、呕吐的程度相呼应。临床上一般根据发病时间的长短、程度轻重及所伴的症状区分眩晕类型。

  周围性眩晕:常呈间隙性、短暂性、阵发性发作。症状突然并严重,一般持续1~2小时后逐渐消失,极少超过数天或数周。常伴有耳鸣、耳聋,可同时出现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眼球震颤等。

  中枢性眩晕:发作时间较持续,可达数周或数月,甚至与原发病同始终,但眩晕感一般不伴有耳鸣及听力下降。

  假性眩晕:自感“晕晕乎乎”,多无真正旋转感。不伴听力减退及眼球震颤,耳鸣亦较少见。

临床诊断

周围性眩晕:常见于早期听神经瘤(内耳段)、梅尼埃病、中耳感染、乳突及迷路炎症、前庭神经炎、急性前庭神经损伤、药物中毒等。

  中枢性眩晕:常见小脑桥脑角、第四脑室、脑干占位病变,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前庭神经元炎、多发性硬化等。

  假性眩晕:可见于高血压、贫血、尿毒症、药物中毒及神经官能症等。

  有水平性或兼旋转性眼球震颤,其程度与眩晕程度一致,闭目站立试验倾倒与眼震慢相一致,但常不伴其他神经阳性体征,多为周围性眩晕。眼震与眩晕程度相不一致,身体倾倒方向与眼震慢不一致,并常伴有其他阳性体征,多为中枢性眩晕。

突发性眩晕排查脑血管疾病

老年人突发的眩晕,首先应考虑脑血管疾病,如血管痉挛、粥样化、管腔狭窄等。这种血管性眩晕的共同特点是有颅脑的供血不足和缺氧存在,眩晕有时也是脑血管病后患者常有的临床表现。另外,脑梗死和脑出血早期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眩晕症状,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都会使脑前庭系统供血不足致眩晕。脑血管病所造成的眩晕症状最为常见也最值得重视,比如椎-基底动脉狭窄或小脑、脑干梗死。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病变所致眩晕,具有起病较快,恶化的也快的特点。除眩晕外,往往还伴有视物成双,言语不清,吞咽困难和共济失调等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症状。个别重症类型,起病快,进展较快,短期内可出现呼吸循环障碍导致死亡。   

老年人或家属,要重视脑中风的预警。要判断眩晕是不是脑卒中的前兆,不妨用以下5S法自我鉴别一下:力量(Strength)。试试自己的胳膊腿有没有力量,一侧或某一侧肢体会不会不自主地抽动。感觉(Sense)。胳膊、腿、颜面部,特别是口唇和舌头是否有麻木或无力感。吞咽(Swallow)。唾沫或者少量喝点水,试试有没有呛咳或咽不下东西的情况。说话(Speak)。说话是不是费劲,总含糊不清。看(Seeing)。视物有没有重影,有没有像闪电一样,有没有眼前发黑,模糊不清。如果眩晕合并5S,那么脑中风的风险比较大,医院就诊。

内容来源;原文刊于《自我保健》,原创作者;李强,上海九院神内。

感谢您阅读到此!

科普我们是认真的

健康咨询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里好
白癲风最有效治疗偏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anjiz.com/gbtt/109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