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flowreserve,FFR)是评估冠状动脉血流的功能学和生理学指标,定义为存在狭窄病变情况下该冠状动脉提供给心肌的最大血流量与理论上无狭窄情况下心肌所能获得最大血流量的比值。在冠状动脉供血区域小血管最大化扩张、中心静脉压无明显升高的情况下,FFR近似等于冠状动脉狭窄远端压(Pd)除以主动脉压(Pa)。从年压力导丝测量FFR文献发表,至今已经有二十余年的时间,在这期间发表的DEFER、FAME、FAMEⅡ、FAMOUS、PRIMULTY及COMPARE-ACUTE重要研究结果,把FFR的适应证从稳定型心绞痛扩展到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非罪犯血管,从临界病变扩展到多支血管病变、弥漫病变、分叉病变、左主干病变等。目前,FFR在稳定性冠心病中应用的证据等级最高,《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和《欧洲心脏病学会/欧洲心胸外科协会心肌血运重建指南》推荐等级均为(Ⅰ,A),《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血管造影和介入联合会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推荐等级为(Ⅱa,A)。FFR指导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可以改善患者预后,降低费用。因此FFR已经成为评判冠状动脉缺血的金标准。
1FFR推荐适应证
1.1稳定性冠心病
稳定性冠心病是FFR证据等级最高的适应证。中国和欧洲PCI指南都强调,造影目测50%~90%狭窄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如果没有无创检查等缺血证据,推荐进行FFR检查,推荐等级为(Ⅰ,A)。FFR指导PCI可以降低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及急诊血运重建发生率,降低医疗费用。近来有研究显示,造影狭窄<50%的病变也可能有功能学意义。冠状动脉近端病变,因为供血范围大,尤其应当进行功能学检测。目前FFR检测在国内主要应用于临界病变,而对于多处、弥漫、多支病变也应该使用FFR检测,特别是对于症状不典型,造影与无创负荷试验结果矛盾,造影有新发病变的患者。严重左心室肥厚患者的微循环不能充分扩张,FFR数值会被高估,不建议测量FFR。严重扭曲血管病变患者的扭曲血管在导丝通过后造成“袖套征”,测量FFR不准确,不建议测量FFR。
1.1.1临界病变根据中国和欧洲PCI指南,无缺血证据且造影显示50%~90%狭窄的临界病变,需要行FFR测量确定是否存在缺血。FFR检查不存在缺血患者建议采用最佳药物治疗,因其行PCI不但不能获益,还有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
1.1.2单支串联病变FFR≥0.80时,采用最佳药物治疗。FFR<0.80时,通过回撤压力导丝找到罪犯病变行PCI,之后再次评估,直至FFR≥0.80(操作方法见压力导丝回撤)。
1.1.3弥漫病变FFR≥0.80时,采用最佳药物治疗。FFR<0.80时,如果压力导丝回撤发现没有明显压力阶差,建议选择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行PCI效果不佳。
1.1.4多支血管病变每支病变血管分别测量FFR,以便治疗缺血血管。
1.1.5左主干病变造影评估左主干病变的准确性低于其他血管,而FFR可以更好地对左主干病变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并指导左主干治疗策略的选择。
1.1.6分叉病变FFR可以评估直径2.0mm以上、长度超过40mm的分支血管和狭窄>50%、病变长度<10mm的分支病变。
1.1.7CABG建议CABG前造影时测量FFR,仅对FFR≤0.80的冠状动脉行CABG。
1.1.8PCI术后评估PCI术后FFR数值越高,再次血运重建率越低。
1.1.9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FFR和侧支循环压力指数(CPI)对开通CTO病变预后有预测价值。
1.1.10肌桥FFR数值是3次心动周期Pd和Pa平均压的比值,在存在肌桥的情况下,收缩期Pd升高,造成Pd平均压升高,FFR数值偏高(图1)。
1.2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1.2.1不稳定型心绞痛以不稳定型心绞痛接受造影的患者,大部分缺乏无创检查缺血证据,仅根据病史、心电图和心肌酶标志物进行诊断。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FFR测量等同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FFR可以帮助制定治疗方案。
1.2.2NSTEMIFFR可以指导NSTEMI行PCI。
1.2.3STEMISTEMI罪犯血管微循环损伤恢复时间不定,取决于罪犯血管以及心肌受损面积大小,一般为1周,短则3d,长则更长。因此STEMI罪犯血管在发病6d内不建议进行FFR检测,此时测量FFR数值偏高,低估病变。FFR可以评估怀疑缺血的非罪犯血管临界病变。
2FFR、CFR及IMR标准操作
规范化的操作至关重要,这关系到测量数值的准确性,特别是在临界值附近,错误的测量数值会导致误判,做出相反的治疗决策,影响患者预后。
2.1FFR标准操作
2.1.1最大充血药物
2.1.2器材选择
2.1.3校零和EQ
2.1.4测量及记录
2.1.5压力导丝回撤
2.1.6校验
2.2CFR和IMR标准操作
2.2.1测量原理
2.2.2测量方法
3FFR、CFR及IMR数据解读和故障排除
获得FFR、CFR和IMR数值后,如何根据临床情况对数值进行解读,需要丰富的生理学知识、临床知识和实践经验。
3.1FFR数据解读
3.1.1FFR数值解读FFR<0.75的病变可诱发心肌缺血,宜行血运重建;而90%以上FFR>0.80的病变不会诱发心肌缺血,适合药物治疗;FFR0.75~0.80为“灰区”。
3.1.2压力导丝回撤(Pullback)结果解读
3.2CFR和IMR数据解读
3.2.1CFR和IMR临界值
3.2.2IMR与冠状动脉狭窄关系
3.3FFR故障排除
3.3.1Pa校零失败
3.3.2Pd校零失败
3.3.3EQ数值超过标准范围
3.3.4Pa波形明显小于Pd波形
3.3.5Pd收缩压脉冲式升高
3.3.6给药后血压、Pd/Pa没有变化
3.3.7静脉输注ATP/腺苷,Pd/Pa数值不稳定,忽高忽低
3.3.8FFR数值大于1.0
3.3.9数据漂移
3.4CFR和IMR故障排除
4FFR技术路径及培训要求
4.1FFR技术路径流程图(图14)
4.2培训要求
4.2.1对术者培训
4.2.2对技师培训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中国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测定技术临床路径专家共识》()编写〕
(本共识刊登于《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年第3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
.4.9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北京哪有白癜风专科医院南宁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anjiz.com/gbtt/3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