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最前:
根据美国~年的数据,在大于20岁的美国人群中,其中每44秒就有一个美国人发生心肌梗死,平均每6个死亡患者中有1人死于冠心病。而年9月,一篇发布在Circulation杂志上的研究宣称,过去的十年见证了美国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住院率和死亡率方面有了巨大改善。要知道,这可是大事件,毕竟目前心血管疾病仍是是美国公民的头号杀手!
在ChapelHill,我们有幸参观了位于Meadowmont的一家专业健身中心“UNCWELLNESSCENTERS”,其中设有心脏康复物理治疗中心,为心脏疾病患者提供医学与多学科相结合指导下运动锻炼,健康教育和咨询项目。帮助患者从心血管事件或手术中恢复,以及管理心脏疾病的危险因素。
关于课程
患者出院后的3-4周内,会有康复中心的专业人员为患者制定具体的心脏康复项目计划(当然必须是需要经过患者意愿的)。每一位患者首先需要通过“压力测试”(StressTest)及生命体征的基线测量(Baseline),包括血压、心率及心电图等。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一个同时患有糖尿病的心脏病患者,还需要测量其血糖水平。根据测量结果,专家会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渐进式的有氧锻炼。每位参与康复项目的患者需要每周进行3次课程(包括锻炼、健康教育及咨询等),通常整个项目共包括36次课程。课程结束之后,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可申请加入该中心的会员将运动锻炼进行到底!
每节运动锻炼课程共包括三个阶段:
有氧锻炼阶段
图为患者进行有氧锻炼的运动设备
每一位参与康复项目的患者都会与运动专家(Physiologist)共同制定一份运动计划(如下表),患者在专业的指导与帮助下进行安全的运动锻炼(每一位患者在锻炼的过程中均需要佩戴安全带以防意外跌倒)。
图为一位患者的运动锻炼记录
图为患者运动自我感知分级量表
每位患者均会佩戴一个心电监控的遥测盒,通过电脑连接可以持续的报告患者运动过程中的心率、呼吸、心电图变化,以供医生护士及运动专家随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趋势,并根据患者最大心率调节运动强度及目标心率范围等。患者在锻炼的过程中,可根据自身的情况随时调节运动强度或更换不同的运动设备,如果感到疲劳或任何身体不适,也可以随时减量甚至停下来休息并寻求帮助。值得一提的是,运动专家会在患者的运动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的RPE分级,当患者给出例如“3级”的时候,专家会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励患者“WORKHARDER”!
图为佩戴在患者身上的遥测感应设备
更多的人性化设施
先不多说,直接上图!
图为一进入WellnessCenter的接待前台
图为前台Check-in后进入锻炼场地的宽敞过道,
随处可见的桌椅以供休息
图为整齐排列的健身器材
图为随处可见的健康教育宣传及课程培训宣传
走进UNCWellnessCenter,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面带微笑问候“Howareyoutoday?”的前台接待人员,耐心的帮助每一位前来健身运动或是进行心脏康复的人。宽敞的走廊散落着桌椅,可供大家休息娱乐聊天下午茶。穿过走廊便是普通健身区和心脏康复健身区。你可以享受不同时间段(上午或下午)、不同方式(跑步机或动感单车等)、个性化的健身课程。健身运动专家会根据每个人的实际身体健康情况以及健康评估的结果制定符合自己的运动形式、时间、强度。你会在运动的过程中得到安全的保障、合理的运动方式、满满的信心和快乐。心脏疾病的康复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多方面的综合管理,包括疾病危险因素管理、生活方式管理(运动锻炼、饮食方式、戒烟限酒)、药物管理及心理支持等等。在这里,你可以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与监护下进行运动锻炼的同时,参与膳食咨询、压力管理、心理支持和一系列健康教育课程,真正的实现心脏康复的综合管理!
专业的团队支持
在患者进行心脏康复项目过程中,全程配置专业的团队支持,其中包括4名经专业认证的全职运动学家,4名经过高级心脏支持培训的全职护士,并且会有至少1名医师在整个康复课程期间在场以保证患者的健康安全。
总结与感受
“个性化的医疗服务深得人心”
心脏康复运动锻炼面向的人群是大众化的,上至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二十岁的青年,病种是多样化的,轻至单支病变的冠心病重至心力衰竭(但左室射血分数必须大于30%~35%)。这就需要专业的团队支持(包括医生、护士、运动专家等),根据患者身体多方面的评估以及心理支持与预期制定个体化的心脏康复课程,并在整个过程中反复评估并主动询问参与者的主观感受,随时对课程计划进行调整,循序渐进,以达到最理想的身体功能状态。
“心脏康复理念逐渐普及群众”
似乎我们的观念还停留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发作时,需要卧床休息至少1周的时间。什么!如果你还保留这样的思想意识形态,那么就请你打开数据库好好“询证”一下相关指南或者点击以下链接回顾往期内容。作为医学领域相当发达的美国,康复理念逐渐被大众接受并积极地参与。运动锻炼不光是强身健体、愉悦身心减轻压力的一种休闲生活方式,逐渐成为疾病恢复、健康促进的治疗手段,成为心脏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疾病危险因素管理、生活方式管理(饮食方式、戒烟限酒、体重管理)、药物管理及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同样不可或缺。
链接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anjiz.com/gbtt/4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