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美国-丹佛当地时间年10月31日,在第29届TCT学术年会的主会场,中医院徐波教授首次报告了FAVORIIChina研究的最新结果。展示了中国原创技术定量血流分数(QFR)在诊断性心导管实验室中的临床应用情况,提示QFR有助于更好地识别冠状动脉造影期间仅存在功能性狭窄的冠状动脉疾病(CAD)患者。
徐波教授在TCT主会场报告FAVORIIChina研究结果
FAVORIIChina研究简介
FAVORII中国研究共计从中国5家医疗中心(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入选年6月~7月的例至少一处病变狭窄30%~90%患者,评估了QFR对于血流动力学显著性冠状动脉狭窄(血流储备分数FFR≤0.80)的诊断能力。该研究由医院的胡盛寿院士担任主要研究者,乔树宾教授和徐波教授担任共同主要研究者。
研究主要终点为以血流储备分数FFR为参考,对比QFR在识别冠状动脉造影期间仅存在功能性狭窄的CAD患者中的准确性,两者诊断结果的一致性。主要次要终点为对比QFR和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uantitativecoronaryangiography,QCA)识别管腔功能性狭窄的特异性及敏感性。
结果发现,QFR可显著改善冠状动脉造影的诊断价值。具体来说,QFR对患者及血管病变诊断的准确性分别达92.4%和92.7%,超过了预设的主要终点目标值;对血流动力学显著性狭窄的诊断特异性及敏感性均显著高于定量冠状动脉造影(94.6%vs.62.5%和91.7%vs.58.1%),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85.5%、97.1%、11.4%和0.06%。离线分析显示,血管水平的QFR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93.3%)。
FAVORII欧洲及日本研究
FAVORII欧洲及日本研究的结果同样显示,与冠状动脉造影相比,QFR识别功能性狭窄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均较高(88%vs.46%和88%vs.77%,见下图)。
研究者认为,术中进行QFR具有可行性,在标准FFR测量的时间内即可计算完成。不过,研究者也强调,未来有必要进一步开展随机临床试验,以确定基于QFR的诊断策略能否为患者带来不劣于基于压力导丝的策略的结局。
内容来源:《中国循环》
感谢分享!
您想与全国心血管医生讨论、交流专业学术、医政医改和医学人文等问题吗?
平台合作:
小编北京那家白癜风北京治疗白癜风大概需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anjiz.com/gbtt/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