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英雄
欢迎回家
近日,一名七旬老人险些因胸闷气喘丢了性命...丁大爷反复胸闷心悸有10余年,最近总觉得喘不过来气,在家人的医院心内科就诊。4月19日,我院心医院专家帮助下应用当前先进的carto3三维标测导航系统,在几乎无射线的手术环境下为患者成功实施房颤射频消融手术。病例回顾:三维房颤射频消融术,成功救治七旬老人1.入院检查丁大爷诉平素时有胸闷心悸发生,伴有出汗,偶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入院时查心电图示心房颤动。为缓解患者不适,彻底解除房颤,经心内科主任马祥连评估并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择期行射频消融术。心电图示:心房颤动2.术前检查考虑到丁大爷70岁高龄,为确保手术最大程度开展,须完善术前检查,摸排潜在风险点。4月18日,丁大爷在心内科行床旁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排除了心房血栓的可能。床旁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3.手术过程4月19日下午,患者在DSA室行环静脉消融术,以左锁骨下静脉和右股静脉为穿刺路径,穿刺置入鞘管,送入10级电极予冠状窦,2次房间隔穿刺送入长鞘,分别送入PENTARAW标测电极和消融导管。首先在CARTO指导下建立左房肺静脉模型图,标测肺静脉和左房交界处,环肺静脉行射频消融,冷盐水灌注,双侧肺静脉隔离后,用ATP及心房S1S2刺激验证肺静脉和左房双向传导阻滞。心房心室刺激未诱发其他心动过速,手术成功实施。DSA室行环静脉消融术4.心内科诊疗项目我院首例三维房颤射频消融手术的成功开展,迈出针对复杂型心律失常疾病治疗的坚实一步,标志着我院电生理迈入新台阶。通过与北京、上海、医院的技术合作与学术交流,使得科室的医疗技术达到省内的先进治疗水平。现我院心内科常规开展各类房性、室性、室上性射频消融术、经食道心脏超声检查术、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冠状动脉造影术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等手术,每年完成各类心脏手术约例,为明光市心脏病患者提供更精准、高效的医疗服务。温馨提示:如您和您的家人感到胸口疼痛、呼吸不畅,医院胸痛中心急救-/。科普:您需要了解的房颤危害房颤是我国最常见的快速型心律失常疾病。我国房颤病人有万之多,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房颤的患病率急剧升高,然而很大比例的房颤并不伴随明显症状,因此很多患者在发现后延误了最佳治疗阶段,是让人防不胜防的隐形杀手。1.血栓栓塞事件发生心房颤动时,心房是以次/分钟左右的速度颤动,这就意味着,心房做不到有效地收缩使血液快速通过;因此,血流瘀滞在心房中,就容易结成血凝块,就好像流速缓慢的河段有严重的泥沙淤积一样。一旦血凝块形成,又被血流冲刷脱落,血块就会随着大血管流到全身,随之堵塞外周动脉,造成相应器官的缺血,称为血栓栓塞事件,其中最严重的情况是脑卒中。房颤患者中,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是非房颤患者的5倍。而对于瓣膜性心脏病合并房颤的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增加了20倍。2.心力衰竭心房作为一个生了重病的传令官,传递给下一站错误的命令;而下一站,也就是房室结,会尽量完成传令官的命令,因此会导致心脏以非常快的速度跳动,最快的时候心跳会接近次/分。在这样大的工作强度下,心肌的力量很快就会耗尽,即可能出现心力衰竭。患房颤的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是非房颤患者的3倍。根据中国急诊房颤注册研究的结果,在中国,房颤更是一种致死率、致残率都很高的疾病。该研究发现在急诊诊断为房颤的患者,1年后有8%发生了卒中或其他部位的血栓栓塞事件,14.6%的患者死亡,其中43%的死因是心力衰竭。然而,接受了规范治疗的患者还不到20%,并且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中,1年后仍然坚持治疗的患者只有57.9%。肺静脉隔离+射频消融术目前,国内针对房颤的治疗有药物治疗、导管消融两种方式,心内科医生普遍采用的是导管消融术,通过对病灶的控制和肺静脉电隔离来治疗房颤已经成为房颤治疗的较佳方案,且结合压力监测技术、腔内超声技术、以及高精密度标测技术,使手术成功率有了极大突破,成功率高达90%以上。
往期推荐
请痛风患者放下手中的啤酒和小龙虾......
nbsp;“肿瘤防治周”科普系列之消化道肿瘤防治知多少?
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会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anjiz.com/gbtt/8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