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造影

对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实施血流储备分数指导


摘要:

背景:我们假设在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和狭窄患者中,在血流储备分数(FFR)基础上实施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优于药物治疗。

方法:在例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中,我们评估了血管造影中可以观察到的所有狭窄的FFR。将至少一处狭窄的FFR为0.80或以下的患者随机分配到接受FFR指导的PCI加药物治疗或接受单纯药物治疗。所有狭窄的FFR均高于0.80的患者接受单纯药物治疗并且纳入在登记系统中。主要终点是2年内任何原因导致的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或紧急血运重建所组成的复合指标。

结果:PCI组中主要终点的发生率显著低于药物治疗组(8.1%vs.19.5%;危害比,0.39;95%置信区间[CI],0.26-0.57;P0.)。上述降低的主要原因是PCI组中紧急血运重建的发生率较低(4.0%vs.16.3%;危害比,0.23;95%CI,0.14-0.38;P0.),死亡和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不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异。由于心肌梗死或心电图中缺血变化而采取的紧急血运重建在PCI组中比较少见(3.4%vs.7.0%,P=0.01)。在一项标志分析中,PCI组中8天至2年期间死亡或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低于药物治疗组(4.6%vs.8.0%,P=0.04)。登记系统的患者中,2年时主要终点的发生率为9.0%。

结论:在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中,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FFR指导的PCI可以改善结局。无缺血的患者接受单纯药物治疗可以达到良好结局。

点评

韩雪更

医院

心血管科

副主任医师

这篇文章发表在新英格兰杂志,是一篇主要研究FFR对稳定性冠心病是否行PCI术的指导性文章。FFR目前已经作为冠心病患者行PCI术的重要指导,在国外应用很多,在国内基于费用的问题开展不是很广范,目前在国内仍在研究阶段,尤其是一些冠脉造影临界病变患者,临床有症状的,条件许可情况下行FFR检查,来确定是否行支架术,使患者获益最大。本文中是一项开放性、随机、多中心研究,入选例患者,以稳定性冠心病为主,FFR标准0.80为分界点,低于0.80随机分为PCI术组和药物治疗组,高于0.80为药物治疗并纳入登记系统,主要终点为硬终点: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紧急血运重建等复合指标,随访2年时间。结果跟既往研究相似,有FFR指导下的是行PCI术还是单纯药物治疗,其效益明显,低于0.80以下行PCI术的远期获益大于单纯药物治疗,而高于0.80无缺血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单纯药物治疗可以达到良好结局。该研究设计严谨,入选患者以临床患者为主,接近真实世界,更具有现实意义,发表在新英格兰杂志,论文本身品质非常高,值得借鉴和学习。

车文良

医院

心血管科

副主任医师

目前,PCI能否作为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初始治疗策略尚存争论。对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临床决策仍困扰着我们,除优化药物治疗外哪些患者需进一步PCI治疗?既往比较PCI与单纯药物治疗的研究多基于冠脉造影结果进行治疗决策,但冠脉造影阳性并不代表着功能性缺血(FFR≤0.8)。本研究即为一项基于FFR结果决定治疗策略的研究。该研究将FFR0.8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排除在外,而既往研究未排除这部分低危患者,所以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

该研究将FFR≤0.8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入药物治疗+PCI组或单纯药物治疗组。随访2年的结果显示,药物治疗+PCI组的紧急血运重建率显著降低,而两组间死亡和心肌梗死无显著差异。界标分析(landmarkanalysis)显示,7日内PCI组的主要终点事件显著增高(主要是围手术期心梗),但8日至2年时间内,无论是死亡心梗复合终点还是紧急血运重建率都显著降低。研究中所有造影判断需行PCI的患者,超过25%FFR大于0.8而未行PCI术;2年随访显示,这部分患者与PCI患者的终点事件发生率相似。

该研究告诉我们,对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不能单纯以造影来决定策略,应以FFR进行进一步评估,FFR≤0.8的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PCI获益更大。

更多最新文献,全文获取,







































鍖椾含涓鐧芥鐤尰闄㈠ソ涓嶅ソ
鍚$編鑾徃涔宠啅娌荤櫧鐧滈鏁堟灉濡備綍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anjiz.com/gbtt/8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