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实例
1.直立倾斜试验: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金标准
麦女士今年31岁,身体健康。最近半年,在地铁或公交车上,她5次晕倒,每次都是突然感到恶心、出冷汗,然后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倒在地上,随后清醒,持续时间数分钟。在家人催促下,麦医院,心内科医生通过仔细问诊和体格检查,告诉她,这种状况在临床上被称为晕厥,需要通过一些检查来查明病因,然后对症治疗。医生让她先后接受了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脑CT检查,检查结果均正常。结合她的年龄、性别和发生晕厥时的临床表现,医生高度怀疑她的晕厥属于血管迷走性晕厥,建议她进行直立倾斜试验检查。在检查中,麦女士出现了晕厥,直立倾斜试验结果阳性,被诊断为血管迷走性晕厥。最后,医生为麦女士制定了治疗方案。
2.冠脉CT或冠脉造影:排除冠脉疾病导致的晕厥
黄先生今年57岁,因外出时医院就诊。他的晕厥没有明显先兆,如恶心、出冷汗等,常毫无征兆就突然晕倒。医生让黄先生接受了和麦女士相同的检查: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脑CT。与麦女士不同的是,黄先生是一名男性,年龄大于50岁,属于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故医生还让黄先生接受了心脏冠脉CT检查,以排除冠状动脉狭窄引起直接或间接性心肌缺血导致房室传导阻滞或室性心律失常而产生的晕厥。最后,动态心电图检查中,医生发现黄先生有II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并由此出现大于4秒以上的长RR周期。医生建议黄先生安装心脏起搏器。
医生说
晕厥是指突然发作的、自限性的一过性大脑缺血导致的短暂意识丧失,同时伴有肌张力消失,不能维持自主体位。晕厥在普通人中常见,第1个发病高峰出现于10~30岁,女性较多;第2个发病高峰出现于65岁后,无明显性别差异,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依据病因的不同,晕厥通常被分为三类:神经介导的反射性晕厥、直立性晕厥、心源性晕厥。其中,临床上以神经介导的反射性晕厥中的血管迷走性晕厥最常见。
晕厥占急诊就诊患者的1%和住院患者的6%,诊断常比较困难,需要通过仔细问诊及体格检查来获得较有针对性的疑似诊断,或至少排除部分诊断,为进一步检查提供方向。
诊断晕厥常用检查方法
1.心电图(ECG)方便,对怀疑心脏原因导致的晕厥有诊断价值,但难以捕捉到晕厥发生即刻的心电图。
2.动态心电图(Holter)对频繁发生的疑似心源性晕厥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但对其他原因,如血压下降或偶尔发生的晕厥,其诊断价值有限。
3.心脏超声对判断是否存在心源性晕厥等基础疾病具有重要价值。例如,心脏功能不全(如LVEF小于35%)的患者很容易发生心源性晕厥。
4.头颅CT能发现脑肿瘤,对诊断是否存在脑梗死或脑出血,对排除大脑疾病导致的意识丧失,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意义。
5.活动平板试验对协助判断是否存在心肌缺血,以及怀疑运动诱发的晕厥尤其有意义。
6.冠脉CT或冠脉造影可排除冠状动脉疾病导致的晕厥,主要针对男性及相对年长的冠心病高危患者。
7.直立倾斜试验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金标准。
通过上述各项检查,患者晕厥的原因和类型大多可以确定,以协助临床医生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
刊登于《大众医学》9月刊
点击阅读原文患者在门诊外突然倒地,中山“急救地图”抓住黄金6分钟
赞赏
长按南京白癜风皮肤病研究所福州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anjiz.com/gbtt/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