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503615.html年5月6日下午,一对年过花甲的医院,手捧医院寻找恩人,登门致谢,故事还要从年4月的一天讲起......
年4月11日下午18:40左右,急促的救护车警笛声划破了昌吉市吉祥花园小区傍晚的宁静。
一名64岁的男性患者邓某(化名)突发心脏病,我院急诊医学科医护人员接到出诊电话后紧急出诊。到达现场后,出诊医生折伦询问病情,患者既往曾诊断患有冠心病,此次发病前毫无征兆的出现胸闷、持续胸痛症状,初步判断该患者很有可能为急性下壁心肌梗塞,经过紧张的院前急救后,患者被接回新医大一附院昌吉分院急救。
一场突发心梗患者生命的接力赛正式开始。
19:13,伴随着闪着生命之光的救护车灯呼啸而过,接到会诊通知的心内二科杨剑医生已在急诊科等候,经过诊断,患者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内二科李新伟主任接到汇报后安排给予患者补液扩容、升压等治疗维持血压,医院胸痛中心“绿色通道”,准备实施急诊手术治疗。
心脏导管室护士白霞及以及心内二科李圆医生接到紧急手术的通知后,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工作,刚刚完成上一台临时起搏器手术孙江涛主动选择留下来为患者邓某行手术监护。
19:53,经过与患者家属术前沟通并取得患者家属同意后,患者被推进导管室,手术正式开始。
医生在DSA(脑血管造影检查)下行冠状动脉造影,李新伟主任以及助手李圆医生在给予“罪犯血管”-右冠状动脉球囊扩张后,造影显示残余狭窄明显,可以按照预定计划在患者右冠状动脉近中段行冠脉内支架植入术,一切都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就在李新伟主任刚刚对“罪犯血管”初步预扩准备植入支架时,患者过敏性鼻炎突然发作,尽管给予了抗过敏以及安定药物镇静处理,但患者在手术台上仍然无法抑制接连打喷嚏,每次打喷嚏患者身体都会剧烈晃动,根本无法配合完成接下来的支架手术。面对这个突发紧急情况,李新伟主任沉着冷静,再次给予患者镇静抗过敏等药物,可是患者依旧无法配合,冠脉支架无法精确置入位置不说,还会带来支架脱载继而发生生命危险,这样就会让这个本就紧张的手术空前困难,手术被迫中止。
那一刻,导管室中的空气仿佛凝固,李新伟主任、孙江涛医生、李圆医生经审慎考虑,患者目前生命体征已经平稳,决定暂停手术并将患者转入重症医学科监护治疗,待平稳后再择期行支架手术。然而患者目前血管未开通,坏死的心肌还在继续,心梗病情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再次手术不知道还会等待多久,可是每多等一分钟就会给患者多带来一分危险,更让人担心的是,患者复查心电图仍提示大面积下壁心肌梗死,提示坏死的心肌面积较入院前更加明显,病变血管—右冠状动脉大概率已经再次闭塞。
千钧一发之际,李新伟主任立即请示医务部,韦艳主任下达指示,由手术麻醉科崔汉娟医生给予患者行深度镇静,同时呼吸机准备,行气道管理,并由重症医学科张亚杰医生及心内科杨剑医生术中监护,配合维持患者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在多学科配合下紧急行再次手术治疗。
22:40,患者在深度镇静下打喷嚏情况逐渐控制,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开始。患者右冠状动脉近中段完全闭塞,医生在患者右冠近中段闭塞处扩张,用血栓抽吸导管抽吸出大量红色血栓。
23:30,患者心率突然减慢,就在医生给予药物提高心率的同时,患者突然出现意识丧失,抽搐和呼之不应,情况危急。李圆医生立即给予患者持续胸外按压和一次电除颤,麻醉科崔汉娟医生给予吸痰、球囊面罩辅助呼吸,李新伟主任和孙江涛医生在患者接受心肺复苏的同时,沉着冷静并迅速在闭塞的右冠状动脉植入支架。
23:40,患者呼吸和心跳均已恢复,病变血管成功开通,血压也逐渐上升直至平稳水平,患者被成功挽救。
心肺复苏的十分钟,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仿佛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心电监护仪上的细线成为医护人员与死神赛跑的记录线,牵动着李新伟主任、孙江涛医生、李圆医生、杨剑医生,张亚杰医生、崔汉娟医生以及白霞主管护师等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心弦。十分钟又是那样漫长,患者从心率下降到心跳、呼吸骤停、意识丧失,医护人员极力抢救后患者心率、血压、意识恢复,这样的紧急抢救的生死时速,是从未经历过的常人难以想象的。
故事到这里就有了开头的一幕,患者邓某在家调养了20多天后第一次出门就迫切想感谢这些曾经给予他第二次生命的医护人员。夫妻二人对于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逢人就说感激,想当面感谢这些曾经把他从死亡边缘拉回来的医生、护士,认识一下我院医德高尚、医者仁心、医术精湛的白衣天使,看看口罩下他们的面庞,想亲口说一声“谢谢”。
在宣传科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夫妇俩先后来到手术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二科、急诊医学科,找到“救命恩人”,亲手将锦旗郑重地送到医护人员手中,每到一处,邓某的妻子满眼热泪的诵读亲自写下千余字的感谢信,信的字里行间全是感谢的话语。一场急性心梗患者生命的“保卫战”,让患者邓某全家终身铭记。
邓某是一名曾在前线参战的老兵,经历过战火洗礼的他深知生命可贵,邓某在这个战斗病魔的“战场”上“劫”后余生,新医大一附院昌吉分院白衣执甲的“战士”给了他第二次生命。
类似这样的医患暖心故事,每天都会在新医大一附院昌吉分院发生,有温情、有爱心、有欢笑、有感恩,每一次急救都是一场生命的接力,每挽救一个生命就是一次胜利。
近年来,新疆医院昌吉分院通过持续改进急性胸痛的诊治流程,搭建了急救绿色通道,依托多学科诊疗的技术优势,急性胸痛患者的救治水平和救治成功率大幅提升,推动了我院胸痛中心建设规范化和健康发展。尤其是年10月,医院启动胸痛中心建设以来,已成功挽救了50余例类似邓某这样的突发急性心梗患者的生命,续写了很多医患齐心延续生命的佳话,成为昌吉市乃至昌吉周边地区胸痛患者坚实的健康保障,收到了全社会越来越多肯定和褒奖。
(宣传科马晓蕊)
编辑:路晓丽审核:马晓蕊
责编:胡娟监审:熊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anjiz.com/gbyy/6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