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m.39.net/pf/a_7662464.html年筚路蓝缕、薪火相传,形成了一批独具通大附院特色的专科品牌。为庆祝通大附院建院周年,官微推出《专科风采》栏目,通过与专家学者的近距离对话,展现通大附院的医者风范和专科品牌,带领读者朋友了解一流的现代化技术和设备,感受质朴的“成大医、为大民”的医者情怀。
本期
让我们走进通大附院
心血管内科
医院年的发展历程中,医院崛起最为迅速的科室之一,从年设立心血管病区,44年时间融入了从80多岁的老主任,到青年一代的骨干中坚,再到年轻的80后、90后,老中青三代人的奋斗。他们积极与国际接轨,突破惯性思维和传统机制,建成集预防、治疗和康复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心血管病学科,获评为江苏省卫生厅省级重点临床专科,是南通地区及苏中地区心血疾病的诊疗、教学及科研中心,拥有国家级胸痛中心、心衰中心、房颤中心、高血压达标中心、心脏康复中心和省级基层孵化中心等多个中心,跻身国内同行业领先行列。
开拓创新奠定学科发展的方向
国际先进理念孵化了心血管内科的诞生,高新技术是学科发展永恒的动力。
早在年,通大附院便在南通地区首次开展临时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年添置多导心脏生理记录仪。年建立心导管室,开展心导管检查术,进行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年引进德国产三导联24h动态心电图检测系统,开展动态心电图检测,并逐渐更新升级为十二导联动态心电检测系统。年底添置DSA血管造影X光机,开展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运动平板心脏负荷试验、24小时动态血压检测等项目。年购入德国产Marquette24导心脏电生理记录仪及射频消融仪,开展心腔内心脏电生理检査及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进入心律失常的介入诊断及治疗阶段。近10年来,心血管内科常规开展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介入诊断和治疗:冠脉内介入治疗术、冠脉旋磨术、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测定、冠脉内超声、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肥厚型心肌病改良消融术、冠脉动脉瘘栓塞术;生理性双腔起搏器植入术、体内除颤复律起搏器(ICD)植入术、全三维下室上速消融、房颤射频消融和冷冻消融术、房颤一站式介入手术(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希氏束生理性起博技术、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脏循环事件记录器安装术;先心介入封堵术(室缺、房缺、卵圆孔未闭、动脉导管未闭)、右心导管术、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张成形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的开展,带动了心内科向现代医疗模式转化,奠定了介入性心血管病发展的大方向。也正是从那时起,心内科就一直坚持国际先进理念,发展新技术对标国际最高水平。之后,一批又一批心内科医生,为了这个目标和标准,前赴后继,共同书写通大附院的心内传奇。年年底,高龄患者孙大爷突发大面积脑梗死,生命危在旦夕。虽经积极救治保住了性命,但左侧肢体瘫痪,继发癫痫、言语不利。经多方打听,孙大爷来到通大附院心血管内科求治。经过医疗团队的仔细研究,发现病人患有心房颤动。今年初,经多次论证后,电生理诊疗团队为其制定了“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的一站式手术策略,使孙大爷摆脱了病痛的折磨。孙大爷的经历,是心内科医生不断追求更高的医学技术,最终使患者受益的一个缩影。其实,在心血管内科,每一位医生,都在始终坚持开拓创新的精神,用最先进的医疗技术,服务患者、造福百姓。绿色通道全面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这是根植于通大附院心内人心底的铭记。心血管病患者发病急、死亡率高,抢救的每一分、每一秒都非常宝贵。为争分夺秒抢救患者,通大附院早在年就开通了胸痛救治绿色通道。急症病人入院后,享受先治疗、后交费的待遇。通道开通至今,一年天,一天24小时,无论寒冬酷暑,无论过年过节,医疗小组成员24小时待命,导管室24小时开放。医生护士接到出诊电话后,30医院,做好随时手术的准备。年初,张先生突发心前区持续疼痛伴周身乏力、大汗。接诊医生立即在胸痛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anjiz.com/gbzz/9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