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疾病复杂多变,在诊断和治疗上均有一定难度,通过使用一些评分工具能够对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患病风险或预后评估提供非常有价值的线索,从而辅助疾病诊疗。
小编总结了一份心内科常用评分工具大全,包括冠心病诊疗中常用的GRACE、TIMI、CRUSADE、ACUITY、DAPT、China-PAR、Duke、SYNTAX评分,以及用于房颤的CHA2DS2-VASc和HAS-BLED评分等。
分别从各个评分的定义、评分方法、临床意义、指南推荐和局限性方面对其进行解析,希望能帮助到您的临床工作!
冠心病1GRACE危险评分
?定义
GRACE,即GlobalRegistryofAcuteCoronaryEvents[1];GRACE危险评分可对ACS患者发生缺血性不良事件的风险及预后进行评估并指导治疗策略。
?参数
GRACE评分参数包括年龄、收缩压、脉搏、血肌酐、就诊时的Killip分级、入院时心脏骤停、心肌坏死标志物升高和ST段改变[2,3];若缺少Killip分级或血肌酐值,可加入肾衰和利尿剂的使用情况作为评分参数[2],各参数累计分值即为GRACE分值。
?临床意义
①对NSTE-ACS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指导治疗策略的选择及介入治疗的时机[2]:
②对STEMI患者进行危险分层,0~为低危,~为中危,>为高危;评分危险程度越高,患者出院后1年内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概率就越大[4]。
③GRACE2.0风险计算器可直接评估ACS患者住院、6个月、1年和3年的病死率,同时还能提供1年死亡或心肌梗死联合风险[2,3]。
?指南推荐
是《年ESCNSTE-ACS管理指南》[2],《NSTE-ACS诊断和治疗指南()》[3]一致推荐的缺血危险评分系统;《急性STEMI溶栓治疗的合理用药指南》[5]推荐用于早期危险分层。
?局限性
GRACE评分能够提供最准确的危险分层及出入院评估,但其评估方法复杂,需要使用计算机或辅助软件进行计算[1],可进入相关链接:(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uanjiz.com/gbzz/6863.html